春华秋实结硕果 砥砺奋进谱新篇(续二)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2018年地质调查项目部分成果摘要

发布时间:2020-10-20 浏览人次:82083 来源: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1.项目名称:银额盆地上古生界油气战略选区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魏东涛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物探、化探、钻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银额盆地开展上古生界油气战略选区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二维地震测量83.05 km、电法和化探剖面测量55km、井中地震(VSP测井)1井次、石油测井3223.42m、钻探6031.42m、油气层下套管固井1口、油气层测试2层。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深化了居延海坳陷二叠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提出“凹陷沉积中心控烃、构造缓坡带砂体控储、构造-岩性圈闭控藏”的认识。(2)开创了居延海坳陷石炭系火山-沉积岩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提出“浅海陆棚相、滨海相暗色泥岩生烃,火山岩、侵入岩裂缝成储,侵入岩与围岩形成的遮挡圈闭控藏”的新认识。(3)明确了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石炭-二叠系源-储-盖时空匹配关系与控藏因素,创建了石炭系“二源供烃,多类型储层聚集成藏,断层封堵、断阶带控藏”模式,完善了二叠系“单源供烃,凹陷沉积中心或构造缓坡带聚集”模式。(4)确定石炭-二叠系油气藏油气藏具有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两种生储盖组合,油气主要沿沉积凹陷及凹陷缓坡带富集的油气分布规律。(5)通过参数井钻探在石炭-二叠系获得油气重要发现,蒙额参1井钻探在石炭系火山岩裂缝中首次获得含气信息,蒙额参3井含油气性测试在晚石炭世花岗岩、二叠纪碎屑岩中发现多层系、多类型油气藏,其中晚石炭世花岗岩裂缝储层中获日产油气当量2.64m3的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二叠纪碎屑岩储层中获日产油气当量1.66m3的产能,实现了矿权空白区新层系与新类型油气勘查重大发现。(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提出“凹陷沉积中心控烃、构造缓坡带砂体控储、构造-岩性圈闭控藏”,“浅海陆棚相、滨海相暗色泥岩生烃,火山岩、侵入岩裂缝成储,侵入岩与围岩形成的遮挡圈闭控藏”,石炭系“二源供烃,多类型储层聚集成藏,断层封堵、断阶带控藏”模式,完善了二叠系“单源供烃,凹陷沉积中心或构造缓坡带聚集”模式。(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提交了可供自然资源部进行油气矿权登记出让的油气新区1处,编制了吉格达凹陷油气勘查区块资料数据包,引领企业勘探跟进,支撑油气勘查基地建设,满足企业对公益性油气战略选区调查的需求,支撑自然资源部油气矿权改革。积极推进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项目已有及新形成地质数据、成果产品、基于地质云实现共享与服务的目标。项目组还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5场,向社会各界宣传项目成果。(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学术特长鲜明、专业结构合理、勘查经验丰富,建成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有一定影响力的油气战略选区调查团队,培养业务骨干3人,获专利2项。发表论文6篇,科普文章1篇。

2.项目名称:大兴安岭西缘中生界油气战略选区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徐兴友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老井复查、水平井钻探及地层含油气性测试、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以及综合研究等技术方法。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二维地震60.44km、参数井钻探工程2口进尺5168m、水平井钻探800m、地层含油气性测试4段、分析测试2144项次。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贺斯格乌拉凹陷部署实施了蒙乌参1井,在下白垩统腾格尔组钻遇油气显示,钻探证实贺斯格乌拉凹陷白垩系泥岩具有较好生烃潜力,揭示了贺斯格乌拉凹陷油气成藏条件。(2)在松辽盆地南部开展页岩油战略调查,部署实施的页岩油水平井——吉页油1HF井获得最高日产油36立方米、日稳产油16.4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为目前国内陆相高粘土矿物含量页岩地层最高页岩油产量,实现了松辽盆地页岩油战略调查重大突破,突破了常压区高粘土矿物含量页岩的勘探禁区,开辟了资源接替新领域。(3)按照“点上突破,面上展开”的工作要求,在吉页油1HF井突破的基础上,夯实评价参数,查明了松辽盆地南部青一段页岩油资源潜力,落实了2个页岩油富集有利区,评价有利区面积2880km2,预测有利区页岩油地质资源量35亿吨。(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形成了三项深湖相页岩油富集理论,揭示了高粘土矿物含量富有机质优质页岩成因,建立了层理型和纹层型两大深湖相页岩油富集模式,形成了以岩相评价为基础,可动性、可压性评价为核心的甜点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形成了三项陆相页岩油关键工程技术,成功设计了兼顾多层页岩的三段式台阶型水平井轨迹并成功实施钻探,形成长水平段薄目标靶层精确导向技术,首次成功实施了超临界二氧化碳+高粘液造缝+低粘液扩缝的复合压裂工艺。(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松辽盆地南部页岩油调查成果实现了引领带动作用,为东北老油区发展提供了助力。松辽盆地南部页岩油调查实现了陆相页岩油勘查地质认识及技术方法的引领,展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油气勘查实力。开展科普讲座2次,宣传了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进展,普及页岩油调查科普知识。(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十余人,培养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及优秀地质人才各1人。项目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生各1名,硕士生3名。发表文章8篇,页岩油科普文章5篇。

3.项目名称:新疆准南煤层气战略选区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唐跃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测量、钻井等技术方法,对新疆准南开展煤层气战略选区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主要是实施参数井4口和含气量地层测试。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本查明了新疆准南煤层气地质条件,在准南地区玛纳斯和呼图壁地区西山窑组煤层取得了重要发现。通过新玛参3井和新呼参2井钻遇煤层厚度大,含气量高,证实了2个地区煤层气资源量大,通过新玛参3井和玛煤参2井阶段性含气性测试,首次落实了玛纳斯地区煤层气资源可采,初步获得679立方米和500立方米的日产量,新玛参3井日产仍有上升空间,基本查明玛纳斯地区2#、5#、8#、10#等4套主力煤层,煤层都可作为煤层气产层,并且从浅部700m到深部1500m都可产气。新呼参2井在呼图壁地区首次排采至出现套压,获低产气。(2)明确了准南地区西山窑组沉积相类型,搭建了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岩相古地理恢复。(3)提出了准南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气成藏富集主控因素,建立了4种成藏模式。(4)建立了准南低煤阶煤层气选区评价指标体系,优选了3个有利区,估算了资源量。(5)总结提出了准南煤层气参数井工程施工难点与技术工艺对策。(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提出了准南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气成藏富集控制因素,受控于沉积、构造和水动力条件3方面因素,明确了保存能力在成藏中作用大于生气能力。(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移交参数井给新疆煤田地质局,服务地方,吸引商业跟进。(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发表论文6篇,其中3篇SCI检索,1篇中文核心,2篇全国会议论文。发表科普文章2 篇。

4.项目名称:汾河流域采煤沉陷区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冯春涛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高精度遥感、低空无人机航测、地球物理勘查、数字化地质填图、InSAR等技术方法,对汾河流域采煤沉陷区开展环境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矿山环境地质调查3550km2、1∶25万遥感解译156700km2、1∶5万遥感解译10200km2、1∶1万遥感解译完成1500km2、1∶2000低空无人机航测80km2、InSAR数据处理26景、1∶5万环境地质调查13824km2、1∶5万专项工程地质测量2600km2、1∶5万专项环境地质测量3400km2、1∶1万专项工程地质测量和专项环境地质测量700km2、1∶500地质剖面测量2.05km、重力剖面测量910点、浅层地震完成1264点、土壤样取样测试分析120组。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采空区面积4027km2,明显塌陷区面积1115km2,累计影响村庄1352个,需搬迁人口达65.5万人。(2)实施矸石回填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煤矸石生态化资源化利用等措施,生态恢复治理效果显著。(3)建立煤炭矿山环境地质信息平台,生态环境监测、治理、管理达到实时化、动态化、智能化管理。(4)编制完成《山西省煤炭矿山环境地质图集》,提出了煤炭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措施建议,为煤炭矿山恢复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还编制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标准框架体系建设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加强资金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地质调查财务管理主要业务事项流程指南》《地质灾害勘查预算标准》等行业标准与 方案,有效支撑了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管理工作。(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开展了采煤沉陷区环境地质技术方法总结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损失经济评估模型研究、煤矿采空区顶板岩移与塌陷响应机制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编制了山西省煤炭矿山环境地质图集,支撑山西省煤炭矿山生态恢复,并推进项目成果转化。开发采煤沉陷区环境地质信息平台,为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等管理部门提供了山西省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管理系统“地质环境一张图”,实现了环境地质数据实时化、动态化、智能化管理。(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共有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3人。通过历练,项目组各专业人员工作能力提升较快,尤其是年轻技术人员,确定12个研究方向。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5篇。

5.项目名称:汾河流域晋中南大型岩溶泉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侯宏冰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野外调查、物探、钻探、示踪试验,水化学同位素测等技术方法,对汾河流域晋中南大型岩溶泉开展1∶5 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资料收集整理50份、1∶5万遥感解译10658km2、1∶5万水文地质调查12幅4883km2、地球物理勘探点2727点、钻探6018.07m、水化学样品测试1334组、地下水位统测92处、数据库建设1套。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完成晋祠泉域、兰村泉域重点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4883km2,查明了晋祠和兰村泉域重点地段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结构、循环特征以及岩溶地下水质、量分布规律。(2)编制了1∶5万晋祠泉域岩溶水文地质图、岩溶环境水文地质图和1∶10万兰村泉域岩溶水文地质图。(3)重新划分了晋祠-兰村泉域边界,首次发现了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得出汾河二库主渗漏区应属晋祠泉域的新结论。(4)建立了晋祠泉域-兰村泉域地下水联合拟三维数值模型,定量评价并优化了晋祠泉水复流措施,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北方断流岩溶大泉复流的生态修复模式。(5)完成了晋祠、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揭示了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环境问题的成因,划分了岩溶含水层保护区并提出保护措施。(6)实施岩溶水探采结合孔12眼,其中8眼已移交地方使用,直接受益人口近万人。(7)运用氯量均衡法计算了碳酸盐岩裸露区降水入渗系数。(8)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丰富了北方岩溶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北方“单斜顺置型”系统断流岩溶泉水复流模式,初步建立了泉水复流措施效果定量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9)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完成勘探孔12眼,目前已移交地方使用的共8眼,解决了6.5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为晋祠泉水复流方案制订提供基础依据。地调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获得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10)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老、中、青人员组成。培养了3个北方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团队,并培养了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3名,项目负责人2人;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人才,1人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2部。

6.项目名称:白洋淀流域和漳卫河流域平原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项目负责人:赵凯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综合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水位统测、水土岩样测试、专题研究及综合研究等技术方法,对白洋淀流域和漳卫河流域平原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水文地质调查4920 km2、水文地质钻探8883m、新建地下水专门监测井79眼、激电测深896点、瞬变电磁法测量715km、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972点、大地电磁测深测量320点、水质测试样品1490组、土壤测试样品4800件、开采量调查900点、数据库建设12幅、抽水试验1000余台班。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秉持“资源与环境、生态并重”及“研究式填图”的指导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完成白洋淀流域和漳卫河流域平原区重点地区12幅1∶5万标准图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2)汇总及分析白洋淀流域和漳卫河流域平原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进一步查明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相关生态地质环境问题。(3)科学评价白洋淀流域和漳卫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资源,提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程度。(4)深入分析典型第四纪标准钻孔沉积物孔隙水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应用农业水文模型评估限水/咸水灌溉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对区域尺度节水潜力及压采地下水的影响。(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提出基于水粮权衡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提出基于水工环调查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白洋淀生态水文地质监测与评价方案。(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编制了雄安新区系列专题报告和地质调查专报。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部门,有效服务和支撑地下水压采及水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团队由多家单位技术骨干共同组成,引进国际高级访问学者2名,培养博士2名、硕士10名,建实建强地下水监测与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团队1个,培养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监测与地下水资源管理专业技术骨干1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2篇。

7.项目名称:燕山-太行山连片扶贫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韩双宝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地质解译、地面地质调查、物探、化探、钻探等技术方法,对燕山-太行山连片扶贫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水文地质调查7600km2、水文地质钻探116眼17900m、地面物探19312点、遥感解译11750km2、测井17900m、岩土水样采集7345组。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河北、内蒙古和山西三个省区11个连片扶贫县实施了探采结合孔105眼,直接解决了4万余缺水群众饮用水水源问题;为张北县圈定了三处后备水源地靶区。(2)开展了顺平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3)查清了太行山北段、水神堂泉域、阴山北部内流区张北县和化德县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含水层空间结构和地下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评价了各系统地下水资源与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了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编制了19幅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4)建立了太行山基岩区水文地质-遥感-物探多专业地下水勘查模式,分析了地下水蓄水构造类型,提出了不同含水岩组物探勘查方法组合和解译方向,总结了钻探、水力压裂与分层抽水技术,支撑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勘查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业务平台的建设。(5)完成了数据库建设。(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揭示了地质构造对含水系统和流动系统的控制作用,总结了太行山基岩地下水富水模式、遥感解译和物探找水技术方法,梳理了张北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实施探采结合井和供水示范井105眼,解决了4万缺水群众饮用水水源问题。初步提出县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建议,圈定了张北县城后备水源地靶区。查清了顺平县7个乡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土地资料利用和农业发展建议。“地质调查+”扶贫模式有效助力贫困县脱贫攻坚。(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地下水勘查团队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为主,核心成员 23 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4人,本科及以下学历9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5人,初级及中级工程师及以下13人。

8.项目名称:环京津成片蔬菜种植基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高学生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环京津成片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土壤地球化学调查1588km2、表层土壤样品11662件、灌溉水样品91件、植物及根系土样品753件、土壤垂向剖面测量21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37件、化肥样品52件、土壤有机物样品52件。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环京津成片蔬菜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清洁,土壤养分综合质量以中等和较丰富为主。98.92%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能够保障农业生产和维护人体健康;土壤养分中等和较丰富的面积占比分别为55.73%和26.6%,土壤质量总体良好;富硒土地资源面积约106.83万亩(Se含量>0.4 mg/kg),主要分布于张家口沽源县、唐山市丰润县、北京大兴区,保定徐水、藁城、永年等地区,具有特色土地资源开发潜力。(2)在尚义县北部地区发现富硒土地资源以及富硒蔬菜和农产品,为尚义县精准圈定8100公顷富硒土地。系统研究土壤中硒的成因来源及富集迁移规律,为特色土地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服务;在平泉市山区探索蔬菜种植适宜性评价模型,初步建立了山区蔬菜种植关键评价指标。(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优化了蔬菜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创新性总结发现土壤中元素B、PH值等元素指标有助于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盐渍化判别。在污水灌溉区开展了蔬菜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预测预警研究。(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调查成果在推动尚义县绿色富硒特色农业发展、平泉市生态文明区建设、武清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得发挥了积极作用。(5)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共有19人,长期聘用技术人员8名。其中,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9人。培养了教授级高工1名、在读博士1名,地球化学专业技术骨干2名。发表论文2篇,科普成果快讯文章1篇。

9.项目名称:成渝经济区宜宾-万州沿江发展带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倪化勇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质调查、遥感解译、钻探、物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宜宾-万州沿江发展带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环境地质调查3960km2、1∶5万工程地质调查3960km2、1∶10万遥感解译45000km2、工程地质钻探4925m、物探115978点、各类分析测试977样(组)。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本查明重庆沿江发展带重点地区砂泥岩互层工程地质特征、环境地质问题,获取了岩土体力学参数、水土质量数据等,有力支撑沿江发展带规划建设、地灾防治等地质需求。(2)完成沿江重点城市长寿、丰都、忠县、万州地质适宜性评价,提出了长寿地区工程垮塌、丰都地区顺向滑坡、忠县地区长江库岸垮塌、万州城区巨厚砂体崩塌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建议,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提供了地学解决方案。(3)基本查明长江长寿-万州段库岸类型、稳定性、发展趋势等,提出了永安场等17个库岸重点防治段,有力保障沿江发展带长江安全航道。(4)完成支撑服务成都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地质调查图集与报告,有效支撑成都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实施和城市宏观规划和支撑服务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地质调查报告与图集,有效支撑川渝两地关于双城经济圈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5)系统评价长江上游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河道、航运等影响,为生态廊道建设和黄金水道功能提升提供基础依据。(6)深入研究了水作用下红层泥岩强度衰减特征以及冷热循环作用下红层泥岩强度衰减特征,提出了红层丘陵山地区边坡开挖防治建议。(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开展了红层泥岩风化速率与崩解特性研究,建立红层泥岩衰减程度的拟合公式,提出了红层开挖防护的关键时间节点。以洪水演进模型为主要手段,研究了调蓄作用下水动力条件和水砂变化特征,解决了水电开发与地质环境多元响应研究的技术方法。(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对于沿江红层分布区长江岸坡防护、城镇规划建设与重大工程建设地质安全保障提供了地质依据。(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20多人,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牵头。发表学术论文16篇,科普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专利5项。

10.项目名称:环北部湾南宁、北海、湛江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刘怀庆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水工环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抽水试验、水文地球化学等技术方法,对环北部湾南宁、北海、湛江开展1∶5 万环境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7个图幅1∶5万环境地质调查2802km2、1∶5万专项水文地质测量2332km2、1∶5万专项工程地质测量1420km2、1∶5万专项环境地质测量918km2、视电阻率垂向电测深240点、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4730点、浅层地震1252点、水文测井1805m、1∶5万遥感解译2847 km2、钻探8414m。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区域地下水类型(富水性)分布规律及其资源量和煤窑、采空区分布情况。(2)提出了膨胀岩土滑坡形成的数学关系。(3)揭示了区域性酸性、高铁、锰地下水和地下水咸化成因机理。(4)编制了综合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图。(5)构建了区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6)建立了海岸带含水层调查评价方法体系和滨海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圈定了8处具有集中供水意义的地下水水源地和1处矿泉水水源地。(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海岸带含水层调查评价方法体系和滨海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编制了《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资源环境图集》,服务于地质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首次梳理和总结了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地质资源优势、环境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是该区域在该研究领域最全面、最系统的调查研究成果。(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1人获原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荣誉称号。出版专著1部,发表科技论文5篇,其中SCI 1篇,中文核心2篇,会议论文2篇。

11.项目名称:粤港澳湾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赵信文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地面调查、钻探等技术方法,对粤港澳湾区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环境地质调查2800km2、水文地质钻探3800m、工程地质钻探5300m。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总量达1.5×106万立方米,主要是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2)初步圈定了24处后备/应急地下水水源地远景区,允许开采资源量每年1.0×105万立方米。探明2处应急/矿泉水水源地,分别为珠海市香洲区东坑矿泉水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为677.30m3/d,珠海市斗门区北村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365m3/d。(3)地热资源丰富,区内地热资源量为14000×1015焦耳,地热资源可开采量为800×1015焦耳;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每年3385×104 立方米,地热流体每年可开采热量为5.5×1015焦耳,地热资源可开采热量折合标准煤每年2730万吨。探明两处地热田,分别为金星门地热田、灯笼沙地热田。(4)初步圈定粤港澳湾区优质耕地238万亩。(5)初步探明粤港澳软土空间分布特征,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6)基本查明了工作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评价,并提出对策与建议。(8)基本查明了评价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主要包括软土地面沉降、海岸侵蚀和淤积、斜坡类地质灾害等。基本探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9)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有效支撑服务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参与编制了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并赠送给广东省政府、港澳办等单位;编制了支撑服务广州市规划建设与绿色发展资源环境图集,提交给广州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使用;与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地质随身行”APP,在广州市规划、国土、公路铁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0)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2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1人,博士4人。

12.项目名称:兰州-西宁经济区综合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刘义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钻探、坑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兰州-西宁经济区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环境地质调查3045km2、EH-4电导率成像1230点、高密度电法1556点、地震勘探514点、水文地质综合测井1778.05m、1∶5万多目标表层土壤测量1600点、1∶5万遥感解译3045km2、1∶10万遥感解译5335km2、水文地质钻探9孔1782.4m、工程地质钻探33孔2006.1m、坑探516m3、土壤地球化学样品400组(件)。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主要查明了工作区水工环地质条件,自然资源禀赋,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灾害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部门规划决策提供了地学建议。(2)在秦王川盆地重点区地下空间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方法集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并构建了基于GMS和DEM的秦王川盆地三维地质模型,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3)开展了基于InSAR技术的兰州新区地表动态变形监测和兰州市地质灾害监测,并在形成机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4)全面叙述了工作区地下水类型及分布规律,开展了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土壤易溶盐分析研究,并结合对水文地质研究目的开展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探索。全面反映了调查区内岩土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系统查明了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黄土塌陷等物理地质现象的分布、形态特征、规模、成因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5)在囊谦县重点地区发现富硒土壤43km2,富碘土壤53km2,发现以Sr元素为主的5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泉水点,发现以地貌景观类为主的29处地质遗迹点。(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探索开展了城镇化重点地区高干扰背景下地下空间探测地球物理技术方法集成研究。(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完成丝绸之路境内段兰州-西宁经济区相关图集编制,服务地方发展规划。成功探获2处富锶型淡水,为兰州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地质支撑。圈定富水地段2处,向当地移交探采结合井5眼,水文监测井4眼,为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环境地质调查为兰州新区湿地及生态廊道规划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编制多种科普读物,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活动。(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培养核心和技术骨干2名,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人才、水文地质模型及水资源评价人才各1名,还培养出城市综合地质调查人才2名、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名,并协助培养硕士生5名。

13.项目名称:关中盆地渭南地区地裂缝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长安大学

项目负责人:卢全中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监测、实验测试等技术方法,对关中盆地渭南地区安仁镇幅、许庄镇(韦庄镇)幅和大荔县幅3个1∶5万标准图幅开展地裂缝地质灾害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收集了地质、气象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与本项目有关的各类资料,重点收集和整理了本区地裂缝、地面沉降、活动断裂以及各类钻孔资料、1∶5万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1260km2、1∶1万地裂缝详细调查30km2、共定点1326个点、调查地裂缝100条、钻探5767m、水文地质钻探1085m,槽探5900m3、浅层地震勘探3600点。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大西安地裂缝地面沉降活动现状,提出了盆地内次级块体地裂缝的差异运动驱动机制和黄土湿陷地裂缝的悬臂梁弯曲致裂机制,构建了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高铁工程地裂缝灾害的防治对策,初步形成了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理论。(2)建立了调查区地质环境数据库,更新了大西安地区地裂缝地面沉降数据库。(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积极应用和服务于当地的重大工程建设,承担了西安地铁、西安高新云轨、引汉济渭、泾渭新城开发区和铜川电厂专用铁路线等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及时将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移交给当地政府,为当地城镇规划、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数据。将地裂缝灾害调查成果提交给当地村委会和工程建设方,服务于乡村合理规划、房屋选址和建设工程安全运营。4口水文钻孔及时交给当地作为灌溉井,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用水困难,为有效促进调查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编制完成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地裂缝防治工程勘查规范》(送审稿)和《地裂缝防治工程设计规范》(送审稿),为地裂缝灾害防治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展专门的公益科普宣传讲座、地质灾害技术培训,制作地质灾害科普宣传画报,编写地裂缝灾害防治科普宣传读物,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提供支持。(5)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地质灾害团队45人,为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人员,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课题组2人晋升为教授,培养青年教师3人,培养博士7人,硕士27人。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7篇),编制行业规范(送审稿)1部,参编行业规范(送审稿)1部。

14.项目名称: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项目负责人:李媛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遥感、野外地质测量、物探、钻探等技术方法,对新疆南疆重点地区和其他山区城镇开展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4000km2、1∶1万遥感调查100.5km2、1∶2000遥感调查38.5km2、1∶1万地质灾害测量62km2、1∶2000地质灾害测量38.5km2、工程地质钻探332m、高密度电法测深7.1km2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技术标准,试点实现了国家级与省级地质灾害数据库互联互通和动态更新,进一步建实了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2)基于云平台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采集、管理和服务全流程信息化,提升了信息服务能力。研发了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面向社会公众实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地质灾害隐患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查询服务,创建了管理与技术相融合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五化”模式,建立了基于云平台和移动3S技术的地质灾害在线调查系统及集数据采集、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创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方法。(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基于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开展数据分析和图件编制,为国家、部、局等地质防治管理、规划编制、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提供了支撑服务。出版并发放科普挂图,制作完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五化”模式动画宣传片,并开展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培训。(5)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团队,主要成员12人,培养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1人、优秀地质人才1人,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2人获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发表核心以上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2篇、EI论文4篇,中文核心7篇,非核心2篇;撰写科普文章2篇;申请获得软件著作权10项。

15.项目名称:陇南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高幼龙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剖面测绘、钻探、坑探、槽探、物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陇南白龙江流域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工程地质调查面积3574km2、1∶5万地质灾害调查面积3574km2、1∶5万遥感解译面积6128km2、高密度电法3496点、浅层地震1004点、钻探3420.36m、槽探1846.16m3、岩土水样品测试857组件、调查地质灾害及隐患点904个、1∶5万调查图幅12幅。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根据泥石流灾害孕灾背景条件,创新编制了城镇和单沟尺度泥石流灾害地质图册、泥石流物源等第四系物质分布图等,同时编制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貌演化模式图,概化形成了泥石流致灾模式图,建立了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标志。(2)结合光学遥感影像、无人机低空遥感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等遥感和物探技术方法,形成了多手段融合的泥石流灾害精细化调查、快速早期识别方法。并查明了白龙江干流及岷江支流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分布规律、发育特征等,绘制了不同物源类型泥石流启动模型图,建立了不同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动储量估算方法及公式,构建了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规模和泥石流危险度等级的早期识别模型。(3)形成了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开展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有无工程措施重点泥石流沟危险度评价,对陇南白龙江流域20个城镇和69条单沟泥石流进行了动态风险评价,创新编制城镇及单沟尺度的风险区划图集和科普宣传资料并开展科普宣传活动。(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不同尺度下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初步完成了陇南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系统。(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向陇南市、舟曲县、宕昌县自然资源局提交了流域、图幅、重要城镇、重点泥石流沟4个尺度系列图件1套,积极参与地质灾害应急调排查,有力支撑了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应用服务成效显著。开展科普宣传培训2次,受众人数500余人。积极探索了中央与地方地质灾害调查联动协调机制。为陇南地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国土空间生态监测与修复、应急处置排查提供参考。(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组是以高幼龙教授级高工为代表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团队,其中骨干技术人员8人,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6人。发表论文14篇。

16.项目名称:雪峰山区北部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王洪磊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面调查、遥感解译、钻探、槽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雪峰山区北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地质灾害调查1200km2、1∶5万遥感解译800km2、钻探818.60m、槽探209.75 m3、岩土样测试347组。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初步总结了雪峰山区北部区域地质灾害规律特征,编制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2)在完成辰溪幅、潭湾镇幅、黄溪口镇幅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总结了区域内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完成了工程地质岩组划分、斜坡结构分类等工作,编制了1∶5万灾害地质图,提出了区域内地质灾害成灾模式。(3)完成了黄溪口镇等重点城镇地质灾害调查,对黄溪口镇区开展了1∶500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并结合当地建设开发规划,提出了土地利用建议。(4)针对龙虎溪滑坡等11处典型灾害(斜坡)点开展了地质灾害勘查,总结了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获取了区域岩土体力学参数特征及风化层厚度特征,为灾害地质图编制及风险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利用TRIGRS模型开展辰溪县及其周边浅层斜坡稳定性评价。利用容栅传感技术成功研发了数显裂缝报警器,促进了原有裂缝报警器的转型升级,可有效提升群测群防监测预警水平。基于LoRa技术的地质灾害快速监测系统研发。(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支援辰溪县开展地灾应急排查40余处灾害点,指导开展群测群防监测及应急处置等工作。初步建成辰溪县群测群防示范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成效初现,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培训工作新模式。(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核心成员6人。培养图幅调查负责1人、专题负责1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3篇。

17.项目名称:陕甘宁革命老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程旭学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遥感、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监测、水土样品测试分析、环境同位素技术、地下水资源评价等技术方法,对陕甘宁革命老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水文地质调查5280km2、遥感解译3540km2、物探3333点、水文地质测井5240m、钻探5345m、抽水试验120台班、浅钻950m、岩土水样1336组、动态监测5688点次、水位统测1160点次。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陇东马莲河流域和宁夏南部山区完成12个1∶5万图幅水文地质调查及编图工作,提高了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发现了一批具备开发前景的富水地段和地热、矿泉水线索。(2)典型钻孔岩心送交地质资料馆永久保存,成为陇东地区水文地质钻孔的代表性实物资料。(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采用分层抽水技术,精细评价了白垩系深部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提高了深层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精度。引入新型同位素222Rn定性分析了马莲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强度,并完成了地下水矿化度预测模型方案。改进了干旱区地下水监测仪器和分层抽水设备。创新了陇东盆地1∶5万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扩宽了黄土覆盖区编图新思路。(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探采结合水源井整装移交,配套后可解决庆阳市20万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总结4种供水模式,有力支撑地方政府开发利用地下水决策需求。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勘查成果及时通报地方政府,编制庆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图件,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按照工程要求,编制了陕甘宁革命老区系列水文地质应用图集。(5)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50人,培养了一批水文地质骨干。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13篇,EI检索1篇,普通期刊1篇。申报实用性专利2项。

18.项目名称:沂蒙山革命老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伟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水文地质测绘、遥感解译、物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沂蒙山革命老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地质图数字化(1∶5万)10幅、1∶5万水文地质测量4320km2、1∶5万遥感地质解译5000km2、物探14098点、测井6500m、钻探5415.1m、岩样192组、水样754组、抽水试验387台班、沂蒙山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和10个1∶5万图幅的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发现古近系含水新层系,查明了古近系地下水赋存特征。(2)查清了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提高了水文地质工作精度。水岩组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和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四大类。(3)新发现富水块段13处,初步论证了两处后备水源地。(4)查明了流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岩溶塌陷、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水位下降与泉水干涸、矿山环境地质问题。(5)查明了矿泉水资源分布,为矿泉水资源开发提供依据。(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对区域滑脱构造的水文地质性质取得新认识,建立了水文地质立体模型。对岩浆侵入的热液溶蚀特征及水文地质意义取得新认识。(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实施30眼探采结合孔,解决了30580人饮水困难的问题,可为50余万人提供用水保障;解决了山东省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用水难题,使园区得以正常运行。建立了沂蒙山区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便于资料共享与利用。(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组成员与研究方向保持了长期稳定,完成了多项地质调查任务,参加了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全部抗旱找水工作,屡次突破找水禁区,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基岩地下水探测技术体系。

19.项目名称:大别山连片贫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王清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地下水监测、水质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大别山连片贫困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水文地质调查5幅2150km2、水文地质钻探4456.25m、水文地质物探27.8km、高密度电法2510点、音频大地电磁测深1633点、地下水动态监测18处、探采结合井30口、出水量达 8097.29m3/d,解决了3.8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为30万人提供饮用水源保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孝昌县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了饮用水和矿泉水调查并取得突破。(2)查明了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规律和矿泉水类型等,总结了大别山变质岩贫水基岩山区富水模式与水文地质物探调查技术方法。(3)建立地下水监测点 42 处,获取地下水动态特征与降雨入渗参数,为地下水补给资源量提供了科学参数,评价了富水地块和整个工作区地下水资源量,查明了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与形成原因,服务地方安全供水。(4)在贫水基岩山区圈定了10处富水地块,实施了30口探采结合井,其中矿泉水探采结合井7口,钻孔涌水量2841.45m3/d,可助力地方发展绿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大别山-江汉平原地下水转换关系试验场,开展了江汉平原地下水补给机制研究,明确了第四系上更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来自山前降雨和基岩山区裂隙水的侧向补给,面上降雨入渗补给量十分有限,为区内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总结了大别山贫水基岩山区的赋存规律与控水构造模式,提出以大理岩岩溶水和辉绿岩裂隙水作为新的找水方向,初步建立了贫水基岩山区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找水成效。(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对国家级贫困县孝昌县“偏硅酸+锶”矿泉水源地进行了初步勘查,完成探采结合井4口,涌水量可达1218.42m3/d,并编制《孝昌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建议专报》等成果,已移交地方使用,获得当地政府高度肯定,支撑服务大别山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 完成探采结合井30口,出水量达 7466.38m3/d,解决了7.46万人饮水问题,圈定了10处富水块段,总开采量为10036m3/d,可供10万人日常生用水。(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培养了中国工程院“中英创新领军人才”1名、硕士毕业生4名,组成大别山变质岩-红层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团队1 支。获国家实用型专利7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 1篇,核心期刊5篇。

20.项目名称:河西走廊黑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安永会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物探、钻探、抽水试验等技术方法,对河西走廊黑河流域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水文地质调查5345km2、1∶5万遥感解译6500km2、综合物探3020点、测井6750m、水文地质钻探6850.7m、岩土水样8912件、抽水试验686台班、高精度GPS测量540点、地下水位统测540点。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盆地区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分布特征。酒泉东盆地与金塔盆地均为南侧断陷北侧超覆沉积的“簸箕”状盆地,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地下水主要含水介质,两盆地之间由金塔南山隆起相隔,分别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地下含水系统,孔隙水以潜水为主。(2)查明了地下水循环规律及水化学特征。其水文循环过程多局限于单一盆地单元,不同盆地间地下水循环相对独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硫酸为主。(3)查明了酒泉-金塔盆地环境地质问题。(4)查明了土地、植被、水环境等要素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山区、戈壁、绿洲、沙漠、水系、湿地相间分布。(5)揭示了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地开垦-地下水开采生态地质环境效应,表明人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天然植被生存水位降落,继而驱动了区域植被物种类型演替和退化,成为内陆盆地生态环境恶化最主要的外力因素。(6)以盆地为单元开展了地下水资源评价。酒泉东盆地地下水补给资源总量为108124.54×104m3,Ⅱ-Ⅲ类水在盆地西部分布较多。金塔盆地地下水总补给量为41436.46×104m3,Ⅱ-Ⅲ类水在调查区内分布较少。(7)建立地表-地下水耦合模型,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8)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形成地下水分层勘查技术体系,为提高水文地质勘查效率效果、深化水文地质规律认识提供了技术支撑。灌溉水入渗试验研究取得进展。(9)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依托项目新建的地下水监测孔已移交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以更好地服务地方地下水监测工作。提高了高台县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覆盖程度,为当地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支持和服务。支撑服务名泉保护。地下水分层勘查技术产品已在甘肃、河北、河南、江苏、江西、黑龙江、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实施的40多个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或科研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10)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10余人,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6人,业务骨干8人。发表论文17篇。申报专利9项(发明专利3项),已获批7项(含1项发明专利)。

21.项目名称: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区1∶2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申建梅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水文物探、工程测量、水土样分析测试、动态观测、建立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等技术方法,对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区开展1∶2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遥感解译1100km2、1∶2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60000km2、水文地质钻探2465.14m、坑探235m、物探1564点、水文测井2465.14m、岩土测试1843组、水样测试1668组、工程测量253点、地下水动态观测2160点次。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首次开展了沙漠区1∶25万水文地质调查,累计完成板滩井幅、哈尔扎盖幅、额济纳旗幅和温图高勒幅调查面积60000 km2。(2)基本查明了沙漠分布区的地质构造和第四系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沙漠区第四系地层结构模型,提出了沙漠区地下水循环模式,建立了包括地下水动态观测、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蒸发试验、凝结水试验、示踪试验、气象观测等试验设施和平台,支撑了沙漠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基地,解决了一系列区域基础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和沙漠区特殊水文地质问题,填补了我国沙漠区水文地质调查的空白。(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技术方法,提高沙漠区湖泊蒸发现场观测精度,首次获得不同观测器皿之间的转换系数;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多学科交叉,识别出沙漠地下水补给来源,创新提出沙漠地下水循环模式,对沙漠区地下水更新能力和资源属性提出新认识。(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编制了《西北荒漠化治理的关键是水的合理配置与科学利用》。寻找优质水源,在水质、水量上满足占阿拉善右旗总人口68%的巴丹吉林镇的供水需求。加强水源地监测,提出“水源地采用间歇式供水,供水原则为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年开采量不超过120×104m3”的方案。(5)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有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3人,助理研究员10人。培养形成创新型科研团队,发表论文8篇,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22.项目名称:宜昌长江南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项目负责人:周宏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地质测量、物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等技术方法,对宜昌长江南岸岩溶流域开展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地质图数字化(1∶5万)3幅、水文地质图计算机成图(1∶5万)3幅、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1290km2、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1290km2、EH4电磁成像系统122点、高密度电阻率法1350点、遥感解译1290km2、钻探1602m、抽注水试验123台班。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测区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2)圈划了岩溶水系统,研究了岩溶水系统特征。(3)构建了同位素大气降水线,阐述了岩溶水系统水化学特征,总结了岩溶水锶元素迁移富集规律。(4)探索了利用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仪获取岩溶非均质介质渗透性参数、体裂隙测量等技术方法。(5)建立了宜昌长江南岸水文-气象监测网络体系,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水文模型,对泗溪流域地表、地下径流进行了模拟,揭示了水文循环规律,探索了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6)建立了三峡岩溶关键带监测研究剖面。(7)利用三峡水库岸钻孔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论证了重大水利工程对岩溶水系统的影响。(8)在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优选典型野外岩溶水文地质现象点、钻孔、监测点作为野外教学实习点,丰富和完善了秭归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教学实习内容。(9)编制了新滩幅、过河口幅、三斗坪幅1∶5万水文地质图及宜昌长江南岸岩溶流域岩溶水系统图、水资源图、质量图、区划图并建立了相应数据库。(10)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开展了水资源一体化评价。(11)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向教学内容的充分转化,服务秭归教学基地建设。完成了项目服务武陵山区脱贫攻坚既定目标,9个钻孔作为附近村民的水源。丰富和完善了国家级地质风景区地学内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2)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老教授、中青年教师,以及本、硕、博学生组成,培养青年教师2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14名、本科生6人。

23.项目名称:纳木错等湖泊全球气候变化沉积记录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王喜生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调查、遥感解译、测年、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纳木错等湖泊开展全球气候变化沉积记录地质调查,主要包括长白山地区、广东湛江湖光岩、四川冕宁地区和青藏高原纳木错等典型湖泊地区,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环境地质调查900km2、1∶5万遥感解译900km2、年代学测试96件、湖泊钻探85m、古气候指标分析3600件。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利用孢粉数据实现了东北长白山地区3万年以来古环境重建;发现全新世期间东北长白山地区存在明显的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和中国北方气温和降水具有很好的配置关系。(2)查明了2万年来亚洲季风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演化历史。(3)利用湖光岩玛珥湖10Be记录首次实现了全新世以来我国热带地区太阳活动和地磁场相对强度变化历史的重建。(4)查明了2000年来我国南、北方重金属污染历史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项目综合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不同季风区典型地质记录所指示的环境演化特征,探讨了中国南北方的雨热配置关系及降水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现今气候变化规律的机制解释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多次举办湖光岩玛珥湖与全球变化相关学术讲座,项目相关科研成果以图片和文字形式被博物馆收藏展示,作为科普宣传的重要资料,对提高湖光岩人及广大游客的地质科普知识、更好的服务于湖光岩的旅游事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东北长白山地区的调查工作也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辉南县政府及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领导多次与项目组接洽,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正在筹建的博物馆将建成科普教育基地。(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参与项目的博士后1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各3名。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7篇均被SCI收录,2篇发表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上);发表科普论文两篇。

24.项目名称:准噶尔等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综合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旭峰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物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准噶尔等盆地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综合地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综合地质调查2300km2、高精度重力勘查600点、大地电磁测深120点、二维地震勘查1839点、样品测试分析360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勘探井储层参数测试1项、新疆阜康彩南地区二氧化碳灌注野外先导性试验1项。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完成准噶尔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进一步明确了盆地碳储源汇匹配条件和适宜技术早期机会。(2)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不同地层碳储条件,圈定了4处二氧化碳驱水封存工程场地,为准东地区能源企业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提供了目标场地。(3)与企业合作,实施了国内首个二氧化碳驱水与封存野外先导性试验,实践了二氧化碳驱水与封存工程选址、注入、监测、评价等系列技术,在技术、安全上验证了这一新技术的可行性。(4)建设了中国及毗邻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信息服务系统,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监管要素,提出了地下空间利用评估方法。(5)建立了二氧化碳驱水封存勘查、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等技术方法与关键技术,可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二氧化碳强化深部咸水开采储存选址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推动了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储存技术方法进步。(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续提供碳储基础数据,支撑我国参与、贡献和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完成了准噶尔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储存评估和目标靶区筛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路线图》的完善提供了基础数据。深部含水层多参数原位监测系统成功安装应用于神华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示范工程,用于二氧化碳泄漏监测与预警。加快地调成果转化,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自动监测系统支撑服务集团碳捕集、利用与储存示范项目实施。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增强低碳环保意识。(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成员14人。申请专利4项,发表论文10余篇。

25.项目名称:豫北山前冲洪积扇含水层水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蔡五田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物探、地面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豫北山前冲洪积扇含水层开展水质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含水层水质调查2200km2、物探(EH4)350点、PRB墙体开挖168m3、水源地地面调查100km2、水样分析(水源地)150组。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以1∶5万精度调查评价了豫北山前3000km2第四系冲洪积扇含水层水质状况,理清了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及其分布特点,确定了7个冲洪积扇体主要水化学组分的视背景值,识别出人类活动对7个冲洪积扇体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及范围,探索形成了“变密度布设调查点、分区分层筛选取样点”的1∶5万冲洪积扇含水层水质调查方法。(2)查明了山前某大型岩溶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潜在污染源分布状况、以及“三水”(河水、孔隙水、岩溶水)相互关系,掌握了水、土、岩介质铅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解析了水源地地下水铅的来源及其可能的污染途径,提出了水源地污染防控对策。(3)在六价铬污染地下水场地,成功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长16m、宽2.8m、深12m的连续式可渗透反应墙(PRB),墙体填充铸铁、活性炭、河沙混合材料,监测显示PRB运行良好、修复效果明显。(4)为豫北地区地下水安全利用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和基础数据,为我国区域地下水水质及污染调查、水源地污染调查防控提供方法支撑,为我国地下水污染PRB修复技术工程提供示范作用。(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形成了“变密度布设调查点、分区分层筛选取样点”的1∶5万冲洪积扇含水层水质调查方法,为我国开展新一轮区域地下水水质及污染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掌握了地下水污染渗透反应墙(PRB)原位修复关键技术,探索出现场水化学参数识别氯化物污染地下水判识方法。(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评价报告及系列图件、调查获取的原始数据等,为该地区地下水安全利用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宏观决策依据,为我国山前冲洪积扇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人晋升高级工程师, 2人晋升工程系列技术职称。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论文10篇,其中,SCI 2篇。

26.项目名称:西南重金属高背景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成杭新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地球化学等技术方法,对西南重金属高背景区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78512km2、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5107.8km2、重金属风险评价及富硒地块清单专题调查200km2、1∶5万矿产地质调查520km2、样品15.28万余件、分析数据650万余个。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计算了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调查区土壤54元素(指标)地球化学背景值、基准值和土壤碳库,查明了土壤、农作物、灌溉水、大气中元素地球化学含量特征、分布规律和地球化学分区特征。提出了27个县重点耕地区耕地保护利用规划建议,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和安全利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2)发现无污染风险富硒土壤和绿色食品产地面积分别为6444km2和17436km2,圈定富硒等优质特色耕(园)地资源160.3万亩,可供直接开发利用的连片基地100余处,为贫困地区增收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重要途径。(3)揭示了昭通-毕节-宜宾-泸州-乐山地区地表物理、化学、生物动力学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与分布的驱动机制,初步建立了驱动元素宏观分布的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框架,指明了勘查地球化学发展的新方向。(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初步提出了驱动元素宏观分布的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框架,引领了勘查地球化学发展的新方向。(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调查成果在服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地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精准脱贫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实现了地质科研成果的表达方式与内容的大众化、科普化和通俗化。(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建立了一支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为核心,联合云南、四川、贵州地质调查院,有100余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与成果应用团队,含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4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53人。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 4篇,EI 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6篇。

27.项目名称: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项目负责人:张进德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数据核查、调研、矿山地质环境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地质测量、测试分析、系统运维、专家研讨等技术方法,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3819km2、钻探3040m、水土样采集测试2373份。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初步建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平台,系统梳理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果,基本掌握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底数。(2)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分布规律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完成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政策研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编制的《中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图》和《中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划图》为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提供了依据,有效为政府决策与综合管理提供支撑服务。(3)开展典型区域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示范,总结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方法,初步构建了标准规范体系,有效服务于行业发展与规范管理。(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建立了矿山开发收益与损失损益核算决策模型,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区水文生态效应和生态恢复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植被保护技术,研发了废弃稀土矿山水体、土壤酸化,铵、氮超标治理等关键技术,促进了科技理论方法进步。(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研究支撑服务政府决策制定与综合管理。(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组共计14人,其中教授级高工5人,高工6人,博士6人,硕士4人。培养技术业务骨干5名、专题研究负责人4名、硕士研究生2名,晋升高级工程师2人,另外团队还从德国引进矿山地质恢复治理优秀人才1名。发表科技论文12篇,获批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0份,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28.项目名称:全国系列基础地质综合编图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负责人:冯艳芳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系统集成现有资料、深度挖掘已有数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等技术方法,对全国系列基础地质开展综合编图。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数据库(集)建设5个、图件编制35幅、图件出版26幅、技术要求编制2份。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详细研究总结国内外地质构造编图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基础专题类系列图、支撑服务类系列图与科技创新类系列图三类图件。(2)基础专题类系列图旨在固本强基,发挥基础地质源头活水关键作用,可为资源、环境、灾害、工程评价提供全面、系统的地质背景。支撑服务类系列图是面向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攻坚战和长江中下游油气科技攻坚战等,为之提供资源能源潜力新判断、基础地质新认识等支撑服务。科技创新类系列图主要是面向科技创新,探索基础地质图件编制内容与可视化表达方法,图件数据更新技术与途径等,对不同类型造山带和复合构造区编图技术方法进行了示范总结,取得了诸多重要认识和创新性成果。(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丰富完善了洋板块地层(OPS)模型,提出了按沉积环境划分的岩石组合划分方案。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理念指导下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和命名理论方案,统一了大地构造环境代号。确定了蛇绿岩、洋盆地层系统填图单位代号的编制及图面表达形式。采用数据驱动制图技术,图件数据更新更便捷、更人性化。编制完成《全国基础地质综合编图技术要求》,为编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方法基础。(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完成了“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为京津冀地热科技攻坚战提供了地热地质背景图和地热远景区。编制完成雄安新区第四纪地貌图,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基础。系列阶段性图件成果,有效地促进了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科技攻坚工作。为石油勘探部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北方石炭-二叠系油气科技攻关提供了油气资源地质背景图等基础资料。编制出版了1∶250万和1∶1000万中国大地构造系列图(英文版),成果受关注度高,市场需求旺盛,提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影响力。(5)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负责人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3人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人晋升为副教授,1人晋升为副研究员。培养在站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8人。发表科技论文23篇。

29.项目名称:西北沿边及特殊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念凤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物探、化探、槽探等技术方法,对西北沿边及特殊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区域地质调查19809 km2、1∶5万遥感地质解译18236km2、1∶5万水系测量11423 km2、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8063km2、槽探17346.43m3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提交了49幅1∶5万区域地质图和49幅1∶5万矿产地质图及其数据库,提交各类子项目成果报告60份、专题研究成果报告14份,提交找矿靶区41处;修编了1∶50万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北巴颜喀拉成矿带、西秦岭成矿带综合地质矿产图,编制完成《西北沿边及特殊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报告》。(2)对塔里木陆块西北缘、南阿尔金、东昆仑西段、巴颜喀拉造山带北缘和西秦岭等成矿带开展的49幅1∶5万图幅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系统厘定和界线修定。(3)建立了岩浆演化序列,探讨了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4)对东昆仑西段-南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和古生代变质岩的变质作用类型、变质相及变质作用期次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将“阿尔金岩群”的形成时代重新厘定为中-新元古代。(5)东昆仑西段-南阿尔金地区分布的肃拉穆塔格和木纳布拉克蛇绿混杂岩带同属阿帕-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形成于早古生代(525.4±29~493±22 Ma),为南阿尔金洋在早古生代寒武纪闭合的产物;岩碧山蛇绿岩带形成于晚古生代,是东昆仑西段木孜塔格北部晚古生代小洋盆闭合的产物。(6)恢复重建了东昆仑西段南缘地区晚古生代“沟-弧-盆”古板块体系。(7)圈定各类单元素异常4000余处,综合异常87处,新发现矿产地3处,金、锑、钨、铜等多金属矿找矿靶区41处。(8)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在南阿尔金和东昆仑西段开展高精度遥感填图方法研究,建立了“色调+形态+构造”三位一体的遥感解译标志,为造山带高寒艰险地区地质调查提供了有效手段。(9)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指导了邻区及外围地质填图和找矿接续勘查工作。矿产地质调查成果为该区同类型矿床找矿和潜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特殊地区填图方法为今后在该区开展同类调查试点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10)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培养不同专业团队3个,中国地质调查局图幅科学家2人,项目负责人15人,技术骨干35人,硕士研究生13人,公开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4篇、EI8篇、中文核心21篇。

30.项目名称:西南沿边及特殊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志宏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无人机、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西南沿边及特殊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1∶5万区域地质测量10568km2、1∶5万矿产地质测量10568km2、1∶5万专项工程地质测量(简测)1840km2、1∶5万专项地质灾害测量1840km2、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40km2、1∶5万磁法测量1967 km2、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300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8392km2、1∶5万遥感地质解译8932km2、钻探2591.29m、槽探36469.3m3、水系沉积物样35000件。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工作区各地层的空间分布、岩石组合与接触关系,重建研究了各主要工作区地层系统、构造格架与岩浆活动序列。(2)选择特新提斯洋南侧冈瓦纳大陆北缘(喜玛拉雅)和特提斯洋演化关键结合带,探讨特提斯洋的演化与洋-陆作用。(3)依托高原腹地的南冈底斯岩浆弧带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与当惹雍错-许如错裂谷盆地,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小江断裂带新解体出的新生代火山岩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原隆升过程的岩浆与沉积响应关系。(4)建立了滇西陆相二叠-三叠系多重地层划分方案,反演了二叠-三叠纪之交气候变化过程。(5)矿产调查成果显著,支撑了西部找矿突破。(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初步探索了“路线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浅层取样钻”方法组合在热带雨林区进行地质矿产调查的有效性,为相关区域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和制定“热带雨林区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指南” 提供参考。运用磁组构测量方法探讨的火山机构研究方法,可为同类火山岩区填图提供启示。(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有效服务了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有效服务了地方基础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服务了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培养“图幅科学家”3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1人、金罗盘奖2人,培养新开项目负责人11人,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56名,培养了有60余人的一批技术骨干,建立了可承担区调、矿调、森调、水工环调查等任务的技术团队8个。发表科技论文65篇,其中核心期刊37篇。成果快迅3篇。

31.项目名称:青藏地区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基地调查评价

承担单位: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钟山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走访调研、矿产地踏勘等技术方法,对青藏地区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基地调查评价。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资料收集五大类、研讨调研12次、政策建议3份、信息系统建设1套、拟储备矿产地和勘查区分布图3张、储备矿产地评价专题图件21张、项目报告5份。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储备矿产地和储备勘查区的筛选原则、标准,对矿产地的储备调查和评价设计了技术路线,对青海、西藏两地区厘定了战略性储备矿种,开展了各级生态功能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提出了拟储备勘查区和拟储备地建议并编制了相应的图件,青海地区铜矿储备地6处、铅锌储备矿产地6处、金储备矿产地6处,铜矿拟储备勘查区11处、镍矿储备勘查区2处、铅锌储备勘查区11处、金勘查区12处、钾盐4处、锂矿3处。西藏地区储备矿产地15处(铜8处、锑4处、盐湖型锂硼钾矿3处),拟储备勘查区99处(铜37处、铬铁矿19处、锑11处、盐湖型锂硼钾矿15处、三稀矿产17处)。(2)对云南三江成矿带南段的铜、金等重点矿种开展了选区要素评价并开展储备勘查区的选区,优选出4大片,19个储备勘查区。(3)初步构建了基于ArcGIS地图服务器、企业级网站构建框架,基于SOA体系初步构建了矿产地储备信息共享平台,可实现服务模式的资源共享。创建完成全国矿产地储备数据库,已将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矿产地储备数据入库,初步研发了矿产地储备信息管理系统V1.0。(4)对矿产地储备相关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保护区矿业权退出相关政策进行了归类整理,同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矿产地储备调查评价的技术评价体系,对矿产地储备调查提出了分类分级。针对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退出,提出的政策建议对落实矿产地储备工程实施制定激励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国矿产地储备信息数据库建库标准具有创新性。(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初步构建了基于ArcGIS地图服务器、企业级网站构建框架,基于SOA体系初步构建了矿产地储备信息共享平台,可实现服务模式的资源共享。创建完成了全国矿产地储备数据库,已将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矿产地储备数据入库,初步研发了矿产地储备信息管理系统V1.0。该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为我国矿产地政府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矿产地储备研究团队,对矿产地储备政府管理提供了支撑服务。项目培养了1名博士后,培养了3位博士。

32.项目名称:陕中南岩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申豪勇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调查、室内数据处理等技术方法,对陕中南岩溶区渭北岩溶区的富平幅和汉中小南海天坑群地质遗迹区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完成了岩溶地下水赋存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天坑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及发育规模、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等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解决重大资源和基础地质问题方面,查明了富平幅岩溶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图幅内隐伏断裂的空间展布位置进行了探测,在隐伏岩溶的基地结构方面取得了新认识;对汉中小南海天坑群地质遗迹区的岩溶发育规律、天坑的空间分布位置及发育规模进行了调查,对重点洞穴开展了1∶2000的洞穴测量工作,提交了重点洞穴的空间分布图;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示踪试验,对汉中天坑群小南海地质遗迹区地下河系统的补排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的科考提供了新方向。(2)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东方剑齿象化石的发现、大佛洞和罗汉洞宇生核素的测年数据为小南海天坑群的发育古环境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我国在北纬32°首次发现的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景观-汉中天坑群的形成机制和发育演化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3)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在渭北隐伏岩溶区成功实施探采结合井1眼,出水量达1150m3/d,在有效解决3000余人饮水困难的前提下,该勘探孔揭露的地下水还具有开发成富锶含气天然矿泉水的潜力,为富平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攻坚提供了思路;小南海天坑群地质遗迹的调查及典型天坑柏牛坑发育演化规律的揭示为该地区下一步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支撑。(4)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有成员15人,专业涵盖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洞穴遗迹调查、水文地质勘探等,“产、学、研”相结合,在水文地质和洞穴调查方面具有丰富的积累。

33.项目名称:鄂西页岩气示范基地拓展区战略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周志

0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路线调查、参数井钻探、油气测试等技术方法,对鄂西开展页岩气示范基地拓展区战略调查。完成的实物工作包括野外地质剖面测量513m、野外地质路线调查500km、鄂秭页1井钻探2623m、湘龙页1井钻探2677m、鄂宜参2井地层含气性测试2段、鄂阳页1HF井暂闭封井1口、鄂阳页2HF井暂闭封井1口、老井复查及岩心观察10口、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238km、测试分析505项。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总结了鄂西及其邻区牛蹄塘组、五峰-龙马溪组、大隆组和孤峰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了鄂西地区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认为WF2-LM4笔石带富有机质页岩、稳定的构造保存以及三叠系区域盖层是鄂西及其邻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要素;古老隆起周缘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受控于古隆起长期隆升的构造背景,具有埋藏深度较浅、深埋时间短、构造稳定、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特点,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良好。(2)优选湖北秭归I类、湖南龙山II类2个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部署实施参数井在鄂西秭归新区取得页岩气调查重要发现,向西拓展了鄂西页岩气示范基地范围。研究指出应加强鄂西建始-鹤峰地区二叠系、建始-巴东地区志留系、神农架背斜周缘地区震旦系-寒武系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力度,进一步拓展鄂西页岩气示范基地范围。(3)开展湘鄂西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基础地质调查,开辟油气勘查新领域。(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总结了湘鄂西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探索黄陵背斜等古隆起对页岩气形成富集的控制作用,完善建立古隆起页岩气富集保存模式。精细评价了鄂宜参2井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发育特征,实施地层含气性测试工程,进一步评价鄂西宜昌地区灯影组含气性及压裂工艺适用性。(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支撑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查开发示范区建设。拓展宜昌页岩气勘查开发示范基地范围,夯实鄂西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资源基础。编制的基础地质图件为鄂西地区页岩气选区评价奠定基础。优选的有利区为下一轮鄂西地区页岩气战略选区勘查提供靶区。编制页岩气勘查区块资料包,有力支撑中央油气体制改革。带动和引领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和油气发现。策划编辑页岩气科教视频片,发表页岩气科普论文,开展科普活动进校园等。(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团队核心成员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骨干人员组成,联合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专业团队。1人晋升高级工程师,1人晋升工程师,发表科技论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