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结硕果 砥砺奋进谱新篇(续)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2018年地质调查项目部分成果摘要
发布时间:2020-10-19
浏览人次:49268
来源:中国矿业报
1.项目名称: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锰多金属矿产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项目负责人:陈贺起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路线地质调查、遥感解译、地质剖面测量、岩矿测试等技术方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开展锰多金属矿产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初步查明玛尔坎苏、盖孜、下巴扎等重点找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成矿规律,对玛尔坎苏一带沉积型锰矿、盖孜地区砂岩型铜矿开展了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建立了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估算玛尔坎苏地区2000米以浅锰矿预测资源总量22348.69万吨,助推形成玛尔坎苏大型锰矿资源基地。(2)初步建立了适合阿勒泰地区的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方法体系,建立了阿勒泰哈巴河成矿带(资源基地)综合评价的指标和专家评判模型。(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总结了遥感在西昆仑高寒山区区域地质填图和沉积型锰矿调查方面的应用,初步建立了阿勒泰哈巴河成矿带(资源基地)综合评价的指标和专家评判模型。(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拉动地方和商业地勘投资总额超过6000万元,引导科邦锰业、广汇锰业等疆内矿业企业持续加大区内锰矿勘查,勘查成果显著。同时,旅游地质调查成果突出,有助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5)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通过野外实践和技术交流,造就了一批热爱南疆、勇于献身南疆地质事业的青年科技人才。同时,发表学术论文14篇,出版“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锰多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论文专辑”1部。
2.项目名称:冈底斯-喜马拉雅铜矿资源基地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光明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槽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冈底斯-喜马拉雅开展铜矿资源基地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冈底斯带中南部识别出洋岛、洋内弧等多个洋板块地层单元,提出唐加-松多带是由于古特提斯演化形成的增生杂岩带、冈底斯存在三叠纪-白垩纪增生杂岩带等新认识,构建了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古特提斯与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新模型。(2)发现具有超大型潜力的错那洞铍锡多金属矿床与色秀大型萤石矿床,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南侧新发现多个造山型金矿床,在冈底斯东段预测0米-2000米以浅铜资源潜力大于16282万吨。此外,初步证实喜马拉雅带是我国又一个新的稀有金属成矿带,为西藏国家级大型铜多金属资源基地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3)查明喜马拉雅成矿带错那洞矿集区穹隆-岩浆成矿系统的时空结构,构建了穹窿铍稀有金属矿、雅鲁藏布江带造山型金矿等成矿新模型,研发了新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带动了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找矿突破。(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精细解析了喜马拉雅成矿带错那洞穹窿的结构、物质组成与岩浆活动特征,并提出扎西康-错那洞矿集区存在统一的受中新世穹隆构造控制的“穹隆-岩浆成矿系统”等新认识。(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创建了“政府搭建平台进行政策支持,勘查单位科技攻关,加强技术投入,企业积极跟进,提供资金支持”的扎西康整装勘查新模式,有效支撑了西藏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同时,在成都举办大型地学科普活动,接待参观群众2000人。(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建立了扎西康野外产学研基地,申请获得国家重点研究课题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创建了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扎西康野外产学研基地,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发表科技论文85篇,出版成果专著1部,发表成果快讯6篇,发表科普论文2篇。
3.项目名称:龙门山-滇中成矿带通安和宁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孙志明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质测量、遥感、物探、化探、槽探和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在龙门山-滇中成矿带通安和宁蒗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以通安-菜子园中元古增生杂岩带(蛇绿混杂岩带)为界,将上扬子陆块西缘前南华纪基底一分为二,北部划归攀西陆块,南部划归为滇中陆块。首次在上扬子陆块西南缘(滇中陆块)发现中-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系和石榴黑云变粒岩的捕虏体,揭示了地球早期的物质组成及地壳演化历程。(2)圈定找矿靶区15处(其中A类5处,B类10处),新发现石墨矿产地2处;重点分析了变质型石墨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建立了“沉积-区域动力变质-接触变质”三阶段石墨成矿模式,构建了石墨矿“地-空电磁”勘查技术方法和理论体系。(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新太古代结晶基底,为上扬子陆块基底重建提供了支撑;早古元古代多期增生事件,是早期地壳演化和超大陆取聚合响应;中元古代增生杂岩厘定,有效揭示了超大陆聚散与资源效应问题;提出了早期左行走滑拉分控盆、晚期右行走滑控岩成矿新认识;初步构建了石墨矿地质和物探找矿模式。(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依托矿产调查成果,引导四川省地勘基金投入实现三大湾石墨矿找矿突破(超大型矿床),指导田坪石墨矿钻探工程施工成效显著;促进了革命老区巴中市地勘基金的持续投入,庙坪石墨矿找矿成果显著(大型矿床);富硒土壤和相关农产品以及项目等成果已转化为服务,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半航空瞬变电磁的物探组合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区调成果已应用于现在进行的《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编写项目中;组织中学生开展“龙门山野外实习考察”活动和“地球——我的家园”科普活动。(5)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现有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方向骨干10余人,主要聚焦上扬子陆块西缘前寒武纪超大陆聚散与资源环境效应等研究,致力于推动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的理论创新。项目团队发表论文50篇,并在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发表文章6篇。
4.项目名称:南盘江成矿区贞丰和富宁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启跃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测量、遥感、物探、化探、槽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南盘江成矿区贞丰和富宁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首次在南盘江盆地望谟地区发现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证实了早三叠世晚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2)在南盘江盆地内新发现多处早、中、晚三叠世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初步建立了5个阶段的中生代海洋生态复苏模式。(3)首次在云南麻栗坡六河乡-者阴山地区识别出麻栗坡-凭祥结合带,在贵州兴义、广西隆林一带查明三叠纪台、盆交界处地层相变关系,为南盘江盆地演化研究提供了新资料。(4)在南盘江盆地中下三叠统中发现酸性火山岩夹层,获得一批锆石U-Pb年龄,开展了精细生物地层划分,为合理划分中下三叠统地层界线提供了依据。(5)提交金矿找矿靶区16处,提交金矿矿产地4处,经审查新增金资源量18吨;兴仁-贞丰矿集区金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资源量1300多吨,助推形成黔西南千吨级金矿资源基地。(6)完善了南盘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优化了黔西南地区“断控型”和“界面型”金矿勘查技术找矿方法组合。(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探讨罗平生物群三叠纪生物复苏与辐射机制,建立南盘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提出一套金矿的勘查技术找矿方法组合。(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完成科普专著2部、科普视频1部、科普论文2篇;为成都市北站小学200余名教职工和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40余名师生进行了题目为“生命演化”的科普演讲;携2.4亿年前罗平生物群化石亮相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节目;为成都SOS儿童村的孩子们进行科普讲座;开通“罗平生物群”微信公众号。同时,国际合作成效显著。(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形成“罗平生物群研究团队”,并被评为原国土资源部“十二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先进集体;发表学术论文32篇、科普论文2篇、科普专著2部、学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2篇。
5.项目名称:特提斯-青藏高原科技长廊和主要成矿带构造背景综合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张建新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专题调查、剖面测量、物探、同位素测年等技术方法,对特提斯-青藏高原科技长廊和主要成矿带开展构造背景综合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对松潘-甘孜地区马尔康、木里、科尔达等片麻岩穹窿的研究,完善了深层滑脱-花岗岩侵位-局部熔融+巴罗式变质-锂成矿的构造岩浆成矿模式。(2)确定了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新世淡色花岗岩两类部分熔融机制:含水白云母和白云母脱水部分熔融。(3)通过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冈底斯成矿带的精细深部结构的地震学探测,追踪到印度板块地壳、岩石圈地幔向北俯冲及其前缘状态,初步查明冈底斯成矿带的深部结构。(4)厘定高喜马拉雅造山带为双层结构,明确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存在大型向南剪切的滑脱构造(THD),其形成时代早于藏南拆离系(STD)。(5)发现羌塘盆地发育一系列20Ma~13 Ma以来的SN向断裂构造以及与之相伴的共轭走滑构造,同时还识别出整个区域密集分布的多组裂隙-节理构造(特别是SN向正断层)。(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提出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构造格局及碰撞动力学新认识、特提斯演化及洋陆格局新认识、构造活动对羌塘含油气盆地制约的新认识,同时创新了地震反射探测技术方法。(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出版科普书籍《生命地球》《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与古地震记录》;开展以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夏令营;许志琴院士还为第17批赴川博士服务团成员进行了地质科普知识讲座。(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以原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现为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实验室)的若干名科技骨干为主体;项目实施期间6名博士后顺利出站、15名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12名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8名项目成员晋升高级职称;6位年轻学者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访问学者资助,李海兵研究员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人才”称号;项目还成功申报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5项;发表论文150篇。
6.项目名称:西藏雅江与班怒成矿带铬铁矿综合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杨经绥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路线调查、地质填图、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西藏雅江与班怒成矿带开展铬铁矿综合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圈定62条铬铁矿矿(化)体,其中东巧岩体17条、丁青岩体45条;圈定班公-怒江缝合带B类找矿靶区7处,包括东巧岩体圈定3处、丁青岩体圈定4处;发现并获得国际认可的3种新矿物“经绥矿”“志琴矿”“巴登珠矿”。(2)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丁青蛇绿岩中发现高铬型铬铁矿和高铝型铬铁矿,两者赋存于同一岩体中;进一步评价不同地幔橄榄岩体的铬铁矿成矿远景,提出丁青和东巧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具有洋中脊(MOR)型和俯冲型(SSZ)双重特征的新认识。(3)建立豆荚状铬铁矿的多阶段成矿模式,豆荚状铬铁矿经历了多期性的演化过程,包括深部地幔、洋中脊、俯冲带等不同阶段。(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提出豆荚状铬铁矿四阶段的新模式;发现并获得国际上认可批准的“经绥矿”“志琴矿”“巴登珠矿”3种新矿物。(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组织国际学术(IGCP-649)交流3次,开展澳门科技大学、德清中学等科普讲座3次。(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成员与10余个国家的教授以及国内知名同行、学者、研究群体开展了密切合作,并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研究群体;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有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博士后顺利出站,项目还培养了研究生20名;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国际SCI期刊论文27篇。
7.项目名称:青藏高原拉萨-羌塘地块构造热年代学填图和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项目负责人:王成善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野外地质调查、化探、槽探和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青藏高原拉萨-羌塘地块开展构造热年代学填图和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羌塘地体隆升剥蚀历史与油气保存的关系;建立了拉萨地体晚中生代以来的隆升与剥露历史及其对矿床保存的关系;在冈底斯西段火山岩区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提交矿产地1处、找矿靶区3处。(2)建立了在青藏高原开展低温热年代学填图的野外工作方法、实验室分析方法以及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冈底斯西段火山岩区的矿化类型和成矿模式,明确与陆相火山活动相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冈底斯西段今后找矿突破的重点。(3)在打加错北开展了短波红外光谱新技术找矿示范,提出打加错矿区重点找矿区域为三号矿体西南方位。(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初步建立了热年代学填图野外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创新了冈底斯西段火山岩区成矿与找矿理论认识,总结了火山岩区的矿化类型和成矿模式,建立了针对冈底斯西段火山岩区快速-绿色勘查评价技术方法组合。(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新发现的打加错银铅锌铜矿点已具备成果转化条件,可以为西藏矿权设置、经济发展提供依据。(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通过开展项目,组建了一支长期在青藏高原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的构造热年代学和矿产评价团队。同时,培养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20人、技术骨干5人,发表论文14篇。
8.项目名称: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武当-随枣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彭练红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遥感解译、区调、矿调、物探、化探、钻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武当-随枣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系统清理了武当-随枣地区地层系统,总结了该区地质构造演化的基本过程,建立了该区时间-空间-物质(成岩、成矿)格架,编制了系列图件。(2)圈定各类物化探异常125处,新发现矿(化)点46处,提交了找矿靶区15处,新发现矿产地5处。(3)开展了信息化建设。(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扬子陆块北缘地层-岩浆-构造格架;研究了两竹地区与志留纪与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铌钽-稀土矿成矿地质背景、铌钽元素赋存状态和成矿过程,系统总结了两竹山地区铌钽-稀土矿成矿规律,建立了两竹地区铌钽稀土矿区域成矿-找矿模式,为两竹地区铌钽矿找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深化了桐柏-大别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研究,探讨了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及构造作用与成矿的关系,总结了找矿标志,建立了成矿-找矿模式。(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引领和拉动地方政府和商业性矿产勘查投入资金2912万元,提高国内资源安全保障;第四系沉积物类型、结构和新构造活动特征,为城市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础地质支撑;查明大别山集中连片贫困区自然资源赋存的地质状态,支撑脱贫攻坚;开展科普活动,出版科普读物,参与CCTV科教频道《地理中国》之《奇山异景·绝顶化城之谜》纪录片拍摄,出版科普专著1部。(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培养1名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负责人、6名子项目负责人;一批技术骨干依托项目成果通过了高级技术职称评审,3名技术骨干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地质填图科学家;依托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编写中国地质调查局专报2篇,出版专著2部,专辑1部;发表学术论文39篇,发表科普论文1篇。
9.项目名称:阴山成矿带小狐狸山和雅布赖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辛后田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物探、化探、槽探、遥感解译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内蒙古北山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内蒙古北山造山带的结构进行了精细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提出了北山造山带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2)识别出中生代北东向和北西向共轭走滑断裂及大型逆冲推覆构造。(3)明确了古生代地层区划,将北山造山带古生代地层由北向南依次划分为黑鹰山地层分区、马鬃山地层分区和红柳园地层分区。(4)将内蒙古北山地区中二叠世以前的岩浆岩划分为四条构造岩浆岩带,由北向南分别为古生代雀儿山构造岩浆岩带、晚古生代白山岩浆岩带、古生代公婆泉-墩墩山构造岩浆岩带和晚古生代红柳园构造岩浆岩带。(5)重点查明了月牙山-洗肠井及红石山-百合山地区蛇绿混杂岩带的空间分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形成时代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北山造山带洋陆转换过程,建立了地质演化模式。(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提出了内蒙古北山地区地层分区、岩浆岩带和构造单元区划新方案;提出了北山造山带结构,建立了造山作用模型;新填绘出古大洋洋壳残片及层序;创新了“以洋板块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追索法开展岩性-构造填图为主,辅以各类测试确定地质体属性”造山带填图方法。(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48份原创地质成果图件上传地质云,丰富地质云华北节点内容,服务社会需求;提交了一个矿产地和17个找矿靶区,目前矿产地已经设立矿权;项目主动服务内蒙古地调院、天津地调中心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或部门,支撑了内蒙古地质志、华北地质志、华北地区1∶150万地质图编图和全国1∶400地质编图等项目的顺利实施。(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为天津地调中心培养了9名合格的填图项目负责人和一批造山带地质填图人才,打造了造山带团队;为国家培养出首席填图科学家1名、填图科学家4名(含山西省地调院1名);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发表论文41篇。
10.项目名称:内蒙古黑鹰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马生明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物探、化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内蒙古黑鹰山地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初步建立了内蒙古黑鹰山矿产调查区构造格架,新填绘出震旦纪洗肠井群冰碛砾岩建造、晚泥盆世墩墩山组陆缘火山岩建造。(2)识别出含矿建造21个,圈定综合地球化学异常47处。(3)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13处,圈定找矿靶区8处;发现铜多金属矿点1处、砂岩型铀矿化点1处、重晶石矿点1处。(4)利用区域重力调查资料,划分了额济纳旗地区构造单元,为中亚造山带南界的确定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5)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预测金属矿成矿远景区5处;在甘肃玉门地区,圈定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带3条、综合地球化学异常29处,划分成矿远景区5处;在哈密调查区圈定1∶25万U、Mo综合地球化学异常2处、 1∶5万U、Mo综合异常6处。(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构建了干旱荒漠区矿产地质调查物化探方法技术体系;三维重力反演取得进展;编制了“干旱荒漠区矿产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和“土壤热磁组分测量方法”。(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多维异常体系示范取得实效,高石山示范区发现多金属矿化体1处,黑鹰山调查区发现重晶石矿点1处;土壤热磁组分测量实用性得到验证;编著《寻找地下矿物宝藏的“密码”——谈古论“金”话找矿》科普作品。(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发表学术论文12篇,培养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1人、廊坊市燕赵英才5人、博士/硕士4人,建立了一支综合型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团队。
11.项目名称:燕山-太行成矿带丰宁和天镇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王惠初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业务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等技术方法,对燕山-太行成矿带丰宁和天镇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项目查明晋冀蒙高级变质区孔兹岩带和怀安高压麻粒岩带的物质组成和变形变质特征,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性质,建立了晋冀蒙相邻地区古元古代造山带的结构和演化模式,重新梳理了吕梁-五台地区的早前寒武纪地层格架。(2)系统厘定了华北平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层构架,对礼贤断裂、蓟运河断裂、丰台-野鸡坨断裂、唐山断裂、西河断裂、昌黎断裂、滦县-乐亭断裂进行了活动性调查评价,探讨了滦河平原晚新生代地层结构与资源环境效应,总结华北平原北部晚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变演化规律,编制了滦河平原1∶25万基础图件和基岩地质图。(3)基本查明了天镇和丰宁地区铅锌、银、金、钼等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圈出一批地球化学异常区,提交了7个找矿靶区,总结优化了综合信息异常筛选工作方法。(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探索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填图技术方法,总结了华北平原北部盆地演化规律,探究其资源环境效应。(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提交了一批基础地质图件和数据库,支撑地质云华北节点建设。(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初步构建了2个学术团队,培养子项目负责人5人、硕士研究生5名;项目组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1人入选首席填图科学家、2人入选图幅填图科学家,一批年轻技术骨干脱颖而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下的专题1项;发表论文24篇。
12.项目名称:中条-熊耳山成矿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承东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中条-熊耳山成矿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涑水杂岩”中识别柴家窑表壳岩、西姚片麻岩及解州片麻岩,查明原大犁沟组、绛道沟组实为构造重复的一套岩石组合,重新构建了中条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层序。(2)重新厘定了北秦岭造山带关键地层时代及构造属性;重新厘定了二郎坪群各组接触关系,火神庙组、大庙组、小寨组和抱树坪组之间不完全是上下关系,主要为同时异相等。(3)将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岩浆岩划分为三大阶段,同时在北秦岭微陆块与栾川断裂之间发现900~700 Ma侵入岩,揭示了北秦岭造山带古生代可能存在多个古老陆块。(4)对北秦岭造山带结构及构造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并有新认识。(5)总结了区域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划分了主要成矿系列和成矿区带,对中生代构造-岩浆岩与成矿关系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中生代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新提交矿产地4处。(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提出造山带结构填图法;创新性地提出商丹断裂带和朱夏断裂带之间为一个巨大的俯冲增生杂岩;通过对板厂铜多金属矿和中河银多金属矿的系统研究,提出新的成矿模式。(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黑山寺沟-杜落庄一带石墨矿找矿靶区已由河南省有色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立项成功;提交的14处找矿靶区、4处矿产地,为矿产勘查提供了基地,引导地方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地质支撑。(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由老中青三代地质人员组成,先后参加人员共计60余人,包括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以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13篇。
13.项目名称:胶东成矿区栖霞-牟平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唐文龙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测量、遥感解译、物探、化探、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胶东成矿区栖霞-牟平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1∶5万遥感地质解译和蚀变异常提取,新解译出线性构造40条、环状构造87处,提取异常73处,提出了环形构造、北北东向断裂、韧性剪切带发育地段是寻找金属矿产有利地段的新认识。(2)通过对栖霞-牟平地区开展1∶5万重磁测量,总结了研究区重磁场特征,新推断断裂79条,隐伏岩体14处,圈定成矿远景区15处。(3)对三山岛西部海域开展1∶5万重磁测量,推断断裂22条,圈定异常28处,确定了三山岛断裂西南部位,经潘家屋子向南延伸入海,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前景。(4)浅钻验证三山岛西部海域重磁梯级带是由断裂引起,其北西侧为太古宙变质岩,南东侧为中生代玲珑花岗岩,机械岩芯钻探在546.34米~550.74米发现铅(金)矿体,铅平均品位5.95%,并伴有金矿化,为三山岛断裂西部的又一条重要成矿带,找矿前景良好。(5)确定了胶东栖霞-牟平地区重要矿种含矿建造、控矿构造的时空展布特征,明确了该区找矿方向,新发现矿点31处,圈定找矿靶区42处。对全区重要矿种开展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资源量836.94吨、银499吨、铜72.71万吨、铅17.41万吨、锌28.31万吨、钼35.70万吨、钨2.8万吨、石墨164万吨。(6)对胶东成矿区成矿时空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首次采用矿体中白云石、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法对区内典型金矿进行成矿年代学测试,建立了11个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与预测要素模型。(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11个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与成矿要素模型;提出了亭口-肖古家断裂带为一条与栖霞断裂平行的大型断裂,提出栖霞高家-香夼-福山邢家山为一多金属成矿带的新认识。(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建立了工作区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10幅矿产地质调查数据库和数据集;以该二级项目为依托,成功申请科技部深地专项2项;山东省地勘单位利用本项目取得的成果,成功申请省矿费项目3项,1家单位在本项目圈定的找矿靶区内探获厚大金矿体。(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名、子项目负责等业务骨干8人,形成了稳定的矿产地质调查专业团队;项目组发表学术论文7篇,资助出版专著1部,完成学位论文3篇。
14.项目名称:内蒙古集宁浅覆盖区矿产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项目负责人:成秋明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野外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和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内蒙古集宁浅覆盖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进一步对覆盖区地质异常形成机理、弱信息提取、异常与背景分解等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覆盖区矿产综合定量预测模型。(2)采用奇异性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刻画矿致异常的空间形态及结构特征,有效识别和提取隐蔽、弱缓的深部矿致异常。(3)对勘查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采用多重分形滤波技术,有效地分离变化背景和叠加异常;采用多重分形插值模型及模糊证据权模型解决常规方法因滑动平均而丢失异常信息的问题和基于小数据量进行信息综合与空间决策的问题。(4)优选了针对覆盖层下岩体、构造甚至地质异常等圈定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5)在开展四幅1∶5万矿调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斑岩矿床成矿潜力。(6)通过对曹四夭钼矿开展覆盖区和露头区矿产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对比研究,建立了斑岩矿床基岩区和覆盖区成矿地质体及矿体预测模型。(7)提出了小大青山-红娘山半隐伏钼多金属成矿带;发现泉子沟钼多金属等5处矿(化)点;进一步总结了覆盖区矿产地质调查方法与流程。(8)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划分出下二叠统脑包组,研究了更新世湖积地层,提出小大青山-红娘山为“半隐伏”钼多金属成矿带,建立了基岩区和覆盖区成矿地质体及矿产预测模型,探索了数学地质新技术、新方法。(9)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对应的矿床类型、成矿模式为该区的找矿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为该地区开展其他类型资源环境、水资源、地热资源等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支撑;为该地区天然地震的诱发机制以及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重要信息;开展三维虚拟现实展等科普活动。(10)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重视青年人才的全面培养,强调野外工作协作基础;项目组成员中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10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养了20余名研究生,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地质科技人才团队。
15.项目名称:永定河冲积平原区域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邓晓红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面路线调查、遥感、剖面测量、物探、钻探等技术方法,对永定河冲积平原开展区域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浅表地质调查,结合DEM+遥感地质解译、土壤地球化学等成果,识别出测区存在曲流河、冲洪积扇等2套沉积体系。(2)通过开展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查明了测区第四纪地层层序,建立了第四纪地层格架。(3)采用三维地质建模和图形可视化技术,建立了测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和第四纪地层格架,创新了覆盖区地质填图成果表达方式。(4)结合已有新构造运动资料,圈定了活动断裂平面分布,精细刻画了活动断裂的垂向特征。(5)运用岩石地层、测井地层和化学地层等方法,确定了永定河冲洪积扇与拒马河冲洪积扇之间的叠置关系。(6)通过重力、电磁法和地震等资料联合解释,查清了测区深部主要断裂的展布,确定了重要地层界面埋深,建立了主要构造格架。(7)利用实测地温资料,结合综合物探厘定的构造单元分布和控制边界断裂,初步对测区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利用测井资料和面积性瞬变电磁资料,结合钻孔岩芯资料,初步圈定了测区潜在的水源地。(8)利用岩石地层、年代地层资料,结合剪切波测井资料,对测区覆盖层厚度、建筑场地类别进行了划分。(9)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系统评价了综合物探在厚覆盖区的适用性,总结了有效物探技术组合,创新集成了厚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新技术体系。(10)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智能地质调查系统得到充分应用,拓展了智能地质调查工作和“地质云2.0”服务模式;解译15条第四系断裂,进一步调查断裂的活动性,为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重大工程建设选址提供服务;利用综合测井资料,对测区含水储层进行有效识别,为京津冀地区分散性农田供水和城镇建设应急水源地选址提供有效服务等。(11)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与天津地质调查研究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和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等单位组成,组建了4个专业研究团队。
16.项目名称:华南重点矿集区稀有稀散和稀土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王成辉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质测量、遥感解译、钻探、槽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华南重点矿集区开展稀有稀散和稀土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提交找矿靶区10处、矿产地4处,其中大型铍矿产地1处、中型锂矿产地1处、大型重稀土矿产地1处、中型重稀土矿产地1处。(2)通过深入开展典型矿床研究,查明稀土稀有矿产资源成矿条件,完善华南地区三稀资源成矿理论研究,总结成矿规律,评价了主要成矿带的资源潜力;提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8多3突破”的新认识,指出华南地区该类型稀土矿的找矿方向等。(3)通过为福建工程压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回收提供技术支撑和为五矿等央企开发稀土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有效促进了华南地区稀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典型矿床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理论,总结了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科学研究和调查评价新进展,总结了幕阜山稀有金属区域成矿规律。(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华南地区稀有稀土地质调查行业的发展,项目找矿成果有助于江西宁都等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支持;开展了科普活动,普及三稀矿产知识,提交科普读物3本(篇)。(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研究室为核心,初步建成一支三稀矿产调查评价和科研团队,可为国家和社会三稀矿产调查评价及矿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后4人,发表论文29篇。
17.项目名称:东部地区硼磷萤石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项目负责人:商朋强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质测量、路线调查、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东部地区开展硼磷萤石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初步查清中国东部重点萤石、硼矿成矿远景区控矿要素特征,分析研究了各要素与区域萤石、硼矿成矿的关系,指导了区域找矿工作。(2)在中国东部9个萤石、硼矿成矿远景区开展了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技术方法找矿探索,总结了萤石、硼矿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圈定化探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66处、F单元素异常374处和多处物探异常,构建了区域找矿模型。(3)新发现矿(化)点106处,圈定找矿靶区43处、A类和B类靶区34处,提交矿产地12处,估算萤石矿资源量1204万吨(矿物量),预测区域萤石矿资源潜力6256万吨(矿物量);估算硼矿资源量5.8万吨(矿物量),预测区域硼矿资源潜力160.8万吨(矿物量)。(4)开展中国东部10余个萤石矿典型矿床调查和分析研究,依据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和成因机制,划分了中国东部萤石矿床成因类型,总结了中国东部地区重点成矿区成矿规律。(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开展了物化探技术方法在萤石、硼矿找矿中的应用探索,初步构建了东部地区萤石矿找矿有效的地物化综合技术体系;建立了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模式,深化了东部地区萤石、硼矿矿床成因认识;划分了34处萤石、硼矿成矿远景区,圈定了找矿靶区,并系统评价了中国东部地区重要远景区区域萤石、硼资源潜力,助推开展东部地区萤石、硼矿勘查找矿工作。(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赣南兴国-宁都找矿成果有力支撑了赣南脱贫攻坚工作;编制提交了42幅基础矿产地质图件及相关材料;依托本次项目成果,积极申报和参加各类研究和生产项目;提出萤石、硼等重要化工矿产勘查部署建议;提交了萤石、硼矿科普材料,开展了5次科普活动。(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培养了能独立承担地调子项目的项目负责人10人、技术骨干21人;项目团队中有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1人获总局“杰出专家”、1人获总局“二级专家”、2人获总局“劳动模范”;发表科技论文20篇。
18.项目名称:中西部地区晶质石墨等特种非金属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高树学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区调、矿调、物探、槽探、钻探、化探等技术方法,对中西部地区开展晶质石墨等特种非金属矿产调查,以晶质石墨、高纯石英、金刚石等为主攻矿种。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10个调查区开展调查评价,圈定晶质石墨找矿靶区26处、矿产地7处,提交晶质石墨矿物资源量10408万吨;在河北张家口地区,提交预测晶质石墨矿物量1953万吨,实现了晶质石墨找矿重大突破。(2)圈定了脉石英找矿靶区6处、矿产地1处,提交脉石英资源量239万吨;在山东沂源西里地区发现金伯利岩管1处。(3)对岩浆同化混染成因类型的晶质石墨矿的成矿条件、控矿因素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岩浆同化混染型晶质石墨矿的成矿要素,完善了晶质石墨矿成矿模式;划分了晶质石墨、脉石英、金刚石成矿区带;实现了理论创新。(4)建立了“遥感-地质-物探-探槽-钻探-岩矿测试”综合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应用该方法体系在新疆黄羊山发现了“岩浆同化混染型”超大型晶质石墨矿。(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系统总结了岩浆同化混染型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石墨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取得新进展;总结了石墨矿找矿技术方法。(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新疆黄羊山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有望形成超大型晶质石墨资源基地;引导地方投资,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晶质石墨目标的实现等。(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有189人,其中1人成为非金属调查领域专家型人才;1人成为地勘行业岩浆岩型晶质石墨矿研究的领军人才,并获得2017年度“金罗盘”奖;1人获得新疆358项目优秀成果先进个人称号;7人由高级工程师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1人由工程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5人由助理工程师晋升为工程师;7人由技术员晋升为助理工程师。发表论文37篇。
19.项目名称: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胡健民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试点填图等技术方法,对戈壁荒漠区、平原区、高山峡谷区、森林沼泽区、强风化层风化区、岩溶区、黄土区等特殊地质地貌区开展填图试点。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编制了《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10种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及4个相关技术要求;明确提出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确定覆盖区填图核心任务是聚焦晚新生代圈层相互作用和重大地质-资源-气候事件;采用地表地质调查与多种现代探测技术、信息技术等高度融合的技术路线;强调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及不平均使用工作量、不规定填图量化指标;要求创新成果表达方式,服务多种社会需求;倡导填图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立了区调填图诚信体系。(2)建立了华北地区及长三角地区新生代地层格架,初步揭示我国东部地区晚新生代湖相沉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制约。(3)系统调查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与华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特征与活动性,建立了新生代构造格架;对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及华北京津冀地区主要活动断层进行了精确定时定位。(4)对黄河中上游流域地貌演化、阶地发育过程与形成时代、沉积过程及河道演变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5)确定了黄河、长江及淮河等大江大河历史演化关系,以及京津冀地区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扇的发育。(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了多维度地质大数据的智能地质填图技术,有效推动了地质数据的信息化建设。(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查明沙漠化的物质来源,服务区域沙漠化综合治理;对活动断裂进行准确定时、定位,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查明沙土液化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服务重大工程建设;评价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易发性,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咸淡水分布规律,为地方用水提供地质依据;搞清河套盆地黄河古河道的迁移规律,服务于土地规划与利用;查明运城盆地峨眉台地前缘黄土塌陷区成因;组织编写科普图书《地质图——认识地球从这里开始》,组织科普活动7次。(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项目实际参加人员超过300人;初步建立现代地学理论知识培训、区调基础知识培训及填图技术方法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培养了一批填图技术骨干,3人被批准为二级项目负责人、5人为二级项目副负责,2人晋升研究员,6人晋升副研究员,1人获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称号,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1人入选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引进裂变径迹实验室人才1人;培养博士后5人、博士6人、硕士27人;公开发表科技论文143篇,发表科普文章12篇,与科学出版社签订专著《华北地区活动构造调查与研究》出版协议。
20.项目名称: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1∶5万填图试点
承担单位: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宋殿兰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质调查、剖面测量、物探、遥感、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开展1∶5万填图试点。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编写了《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1∶5万地质填图技术方法和技术要求》。(2)在赤峰市解放营子以北,于原划志留系八当山组中识别出新太古代乌拉山岩群和早二叠世火山岩;在赤峰市敖汉旗新发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朝吐沟组和三叠纪鸭鸡山火山岩;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南部揭示了大面积隐伏的二叠纪火山岩;初步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西南缘覆盖层沉积序列和年代学格架;在赤峰市解放营子以北厘定出新太古代糜棱岩化云英闪长岩,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南部新发现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发现早古生代变质辉长岩和中志留世中粒花岗岩;在赤峰市翁牛特旗识别出早中生代北东东向低角度韧性剪切带。(3)浅层钻探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促进本项目在翁牛特旗一带编制基岩(含隐伏)顶面22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在敖汉旗一带编制了15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并在此基础上圈定了铜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3处、金铜成矿远景区4处、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区1处,确定铜金和铜银找矿靶区各1处,并圈定了高Hg、As等对健康有害元素地下水分布的范围。(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荒漠草原浅覆盖区1∶5万地质填图的钻探技术方法与技术要求,获批实用新型专利3项。(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圈定铜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为地方政府进行自然资源管理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立项提供了基础资料支撑,利用项目成果开展科普宣传7次;(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地质学和探矿工程两类专业的18人组成,培养中国地质调查局“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2名、正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3名,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发表科技论文19篇、科普文章2篇。
21.项目名称:秦岭及天山等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项目负责人:范正国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航空物探、岩石物性测量、异常查证等技术方法,对秦岭及天山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航空物探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完成了各调查区航空物探数据处理、综合解释,选编航空物探异常9574处,筛选有找矿意义异常2473处,编制了岩性构造图和异常分布及找矿远景预测图,发现金、铀、铁等金属矿床或矿(化)点67处。(2)圈定了侵入岩1771处、火山岩340片、磁性变质岩101片,推断断裂1261条、环形或穹隆构造11余个等,丰富了调查区成矿地质背景认识。(3)集成、更新了中国陆域航磁数据集,编制了新版1∶500万航磁系列图。(4)发现了商丹缝合带、华北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的分界线、阿北古陆核等大地构造单元的航磁证据;查清了山东潍坊地区海水入侵现状及发展趋势、丹江口水源区放射性辐射背景;探讨了阿尔金断裂北延情况、祁连蛇绿混杂岩带、秦岭群与陡岭群关系等基础地质问题。(5)完成了新研制的航空物探遥感技术设备在地质调查中的示范应用,提出了三维导航缓起伏飞行方法,研制了三维导航系统和三维航迹规划方法,形成了系列新方法技术,编制了8部技术要求。(6)将相关调查成果上传“地质云”,支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航空物探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立项资料;放射性调查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结果支撑铀矿勘查取得突破;《航空物探铀矿勘查取得重要突破》专报获局领导批示;出版了《直升机探宝》科普读物。(7)“成矿带航空物探调查团队”成员约200余人;培养了“航空物探遥感(磁&放、重&磁、磁梯度&放、磁&电&放、重&磁&遥)综合测量”小组8个;发表论文86篇,出版专著1部。
22.项目名称:国产卫星数据质量改进与地质矿产综合应用示范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项目负责人:郑雄伟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目视解译、计算机信息自动提取、野外验证等技术方法,对国产卫星数据质量改进与地质矿产综合应用示范开展研究。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系统研究了国产卫星数据几何辐射精校正处理方法,建立了适合不同卫星的订制化数据处理流程体系;设计了自主并行处理软件与商用并行处理软件混合调度算法和平台,提出多源光学卫星以及光学与雷达卫星数据的协同联合处理方案。(2)完成了基于国产卫星的14类景观区遥感地质解译示范,形成了14类景观区遥感地质解译全要素体系与技术流程,以及不同国产卫星数据在各景观区中的解译能力评估报告。(3)实现了地质调查卫星遥感数据需求统筹,有效摆脱了以往依赖国外卫星的束缚。(4)编制了国产卫星产品体系、国产卫星数据产品服务细则、《国产卫星数据产品质量控制手册》等。(5)设计增量式平差、协同式平差算法,首次创新实现六类光学与雷达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处理。(6)全国煤矿铁矿影像图和全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监测影像图直接服务于国家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工作部署;针对全国矿山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重点区开展了不间断动态编程拍摄与标准影像处理,为自然资源部矿产卫片执法工作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保障;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服务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管;充分发挥了遥感影像数据先行保障作用;支撑“地质云”2.0版本发布,地质云与信息共享服务网实现无差别对接。(7)形成了稳定的国产卫星数据处理团队、数据应用服务团队和国产卫星业务运行保障团队;发表专业文章33篇、科普文章3篇,获软件著作权3项。
23.项目名称:天山-北山重要成矿区带遥感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项目负责人:闫柏琨
项目概况:项目对天山-北山重要成矿区带(新疆若羌镍(铜)整装勘查区-甘肃营毛沱多金属整装勘查区一带、吉林公主岭地区、新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西北缘)开展地质矿产、土地质量、油气地质遥感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编制了1∶5万岩性-构造解译图27幅(标准分幅)、多光谱蚀变信息分布图27幅(标准分幅)、高光谱矿物分布图3幅等,新发现矿化点10处。(2)甘肃营毛沱整装勘查区及西部邻区蚀变异常广泛发育,是重要的找矿方向之一。(3)东北黑土区最南缘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黑土有机质降低,黑土区以西沙化带土地沙化程度趋于增强。(4)索索泉坳陷与红岩断阶及石英滩凸起分界处断裂构造、局部构造、烃异常发育,是油气勘探需重点关注的区域。(5)完善了HyMap-C航空高光谱数据获取与快速高精度处理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完整的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体系;初步提出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矿模式+高光谱矿物”三位一体的高光谱遥感找矿预测模式;高光谱遥感+高分遥感技术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岩性-构造遥感解译的准确性和精细程度;基本形成了岩芯光谱矿物信息特征精细提取及识别技术。(6)为《国土资源卫星业务应用报告》的编写提供了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遥感调查资料;《1∶50000矿产地质调查遥感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指南》提供支撑;分别为《中国遥感地质报告》编写组和《中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发展报告》编写组提供相关资料;分别向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新疆地矿局地质六队、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提供相关资料。(7)项目负责人入选第二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研究生11名。
24.项目名称:西北地区重要盆地和成矿带无人机航空物探资源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崔志强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1∶5万高精度无人机航空磁测、1∶5万直升机航空物探(磁/放)综合测量等技术方法,对西北地区重要盆地和成矿带开展无人机航空物探资源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丰富和完善了无人机航空磁测方法技术,提高了无人机航空磁测系统在较复杂地形区的飞行测量能力,形成了无人机航空磁测技术体系。(2)首次运用无人机飞行平台完成了大面积航空物探调查,填补了调查区高精度基础地球物理资料的空白。(3)掌握了塔西南和南盘江-右江地区的断裂构造及构造格架、基底隆坳格局及构造单元分布等基本特征,新推断多条与油气成藏和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的断裂构造。(4)新发现一批含油气有利局部构造和多金属找矿局部异常,为沉积盆地和成矿带深部及外延进一步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和地质找矿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地球物理成果。(5)掌握了快速的油气资源航空磁测异常提取和磁性体深度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解释工作效率。(6)支撑了《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获取技术要求》的制定;无人机航空物探飞行测量测网规划技术直接服务无人机飞行测量单位;向地质云平台提供了最新实测数据、基础图件和部分推断解释图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科普实践活动,促使公众认识到无人机航空物探系统的优越性。(7)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建成了一支快速高效的无人机航空物探工作团队;发表专业技术论文4篇、科普文章1篇。
25.项目名称:新疆东天山中段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毛启贵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遥感解译、槽探、钻探、物探等技术方法,对新疆东天山中段有色金属基地开展综合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示范性同步开展资源、技术经济和环境“三位一体”调查评价工作,制定相应技术标准、形成可推广的综合地质工作流程。(2)探索建立了东天山戈壁荒漠景观区综合地质调查工作流程,支撑了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的编写。(3)以铜、镍优势矿种为重点,基本查明了资源条件及潜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绿色矿业发展潜力,构建了规范、统一的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编制了矿产资源基地绿色矿业发展的优化建议。(4)完成了卡拉塔格、土屋一带1∶5万矿产地质调查17幅,首次在大南湖岛弧带、镁铁质杂岩体中取得了找矿突破;厘定了早古生代VMS成矿系统。(5)完成了卡拉塔格、土屋、大南湖3个小流域1∶5万地质环境调查,初步查明了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程度,提出了基地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具体措施。(6)大致查明了工作区资源利用现状和可利用性,形成了VMS型铜多金属矿、铁矿中伴生钴的综合利用技术;建立了荒漠景观区资源基地综合评价指标和模型,提出了“二型、三集、四区”勘查开发优化建议。(7)建立了戈壁荒漠景观区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技术和工作流程、小流域地质环境调查方法技术流程、技术经济调查评价技术等。(8)形成了戈壁荒漠景观区综合地质调查技术和工作流程,示范引领了全国“三位一体”综合地质调查工作;构筑公益性地质调查-基金-企业相结合的勘查模式;对接企业绿色矿山建设需求,承接了绿色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2份,服务了企业资源节约综合利用。(9)培养西北荒漠景观区综合地质调查领军人才2人,实现了国家级中青年科技人才的突破,建立了一支西北荒漠景观区综合调查地质队伍;发表科技论文16篇。
26.项目名称:川西稀有金属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张贻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调查、遥感、物探、化探等技术方法,对川西开展稀有金属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综合研究总结了工作区的区域地质特征。(2)对工作区内火山岩、变质岩的成岩时代及其成岩作用等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3)概述了区内的构造样式和特征,并探讨了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4)总结了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和脉岩体在成分、岩体特征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发现了6处矿产地、13处矿(化)点和23处找矿靶区。(5)圈定了一批锂铍等元素的地化异常,预测了本区的锂资源潜力。(6)对工作区的锂资源潜力和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对三大锂矿集区中的9个典型矿床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形成了“三位一体”地质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划分出了优先勘查开发区2处、引导(鼓励)勘查开发区4处以及(受)限制勘查开发区3处。(7)绘制了3个地区典型矿床的技术经济评价等级划分图,对今后锂资源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影响作了概略评估。(8)对开发利用锂资源给出了建议性选冶方案。(9)在选矿试验方面取得新进展;创新川西高原深切割区锂矿找矿新方法——自然重砂测量;尝试了“一站式”(地质调查-选矿-冶金-材料-产品)地质工作服务新理念、新(工作)模式。(10)研发出了新型高效锂矿浮选捕收剂;开发出了一种尾水快速沉降的无害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出了多配方的核桃专用富硅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四川道孚县发现大量的铍铷矿(化)体,申报了省地勘基金“四川道孚县亚中地区铍、铷矿预查”项目。(11)培养中国地调局优秀人才1人,13人晋升职称,发表学术论文篇27篇,申请发明专利10个。
27.项目名称:祁连-天山及周缘盆山结合带深部地质调查(中国地质科学院)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项目负责人:陈宣华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物探、构造填图、遥感解译、地质热年代学分析、岩石探针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示踪等技术方法,对祁连-天山及周缘盆山结合带开展深部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取得了对祁连山、天山及周缘盆山结合带深部地壳结构、物质组成、深部过程与构造演化历史的新认识。(2)厘定了早古生代北祁连洋(原特提斯洋)双向俯冲“化石”俯冲带的存在;揭示了祁连造山带及周缘印支期以来构造事件与盆山演化历史;精细厘定祁连山北缘早白垩世早期复杂逆冲推覆、双重构造和飞来峰构造,以及挤压构造变形与早白垩世晚期伸展断陷盆地形成及右行走滑断裂发育之间的关系;提出青藏高原北缘多阶段高原隆升与扩展的新模式;建立祁连造山带新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新模式;发现榆木山飞来峰之下油气显示。(3)在西天山,超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天山造山带及周缘全地壳/岩石圈电性结构与盆山耦合关系,预示可能具有向造山带之下延伸的油气资源远景区。(4)深部地质调查研究团队形成了深部地质与深地科学、地球物理(含深地震反射、宽角反射/折射和大地电磁测深)和地球化学(含同位素示踪与填图)研究的中坚力量。
28.项目名称:显生宙重大岩浆事件调查与岩浆岩试点填图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薛怀民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区域地质调查、遥感解译、同位素测年、探针等技术方法,对典型地区开展显生宙重大岩浆事件调查与岩浆岩试点填图。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确认了同源花岗岩谱系单位填图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异源岩浆混合侵入岩填图思路;构建了侵入岩单元-岩套(序列)-超岩套(序列)填图方法体系。(2)明确火山岩相是重溯火山作用过程、恢复古火山机构的基础,理应成为火山岩地质图的核心要素,岩性组合是确定岩相类型最直接和最可靠的依据。(3)提出深部物质探测新思路和方法,促进了同位素填图及深部物质架构的探索;探索了花岗岩类剥蚀深度调查和专题填图方法,初步形成花岗岩类剥蚀深度专题填图技术规范;开展了矿区脉岩的填图试点。(4)揭示了岩浆作用时空演变规律,构建了中国北方显生宙陆块聚散的框架;同位素填图方法进一步完善。(5)创新填图方法,大比例尺花岗岩剥蚀深度填图属首创。(6)岩浆岩数字化编图获得新进展,为成果集成、总结提高奠定了基础;将填图方法及时进行总结,有效开展了推广应用;同位素填图及深部物质探测及填图新思路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国内影响;平台建设实现了开放,有效服务了低温年代学研究;完成了大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有效服务于成果的集成总结;进行了科普宣传。(7)培养了多位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填图队伍;培养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人才1名、国家科技部青年“拨尖”人才1名;编制指南的专家队伍成为全国该领域的填图专家;发表论文102篇。
29.项目名称:内蒙东南部地区三维地质调查应用示范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郭磊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测量、物探、化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内蒙东南部地区开展三维地质调查应用示范。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确定了主要建模单元和目标地质体(两期岩浆岩-三叠纪和早白垩世)。(2)确定了深部两期侵入岩和断裂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3)查明了典型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型和地质背景。(4)区域地球物理揭示了大兴安岭南段存在北东向、东西向、北北东向和北西向大型断裂的构造特征。(5)建模区地球物理揭示了深部基底构造和岩浆岩分布特征。(6)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依据三维地质模型划分找矿远景区。(7)构建了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了区域三维模型和矿区三维模型利用PDF 3D的分发和共享。(8)项目组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三维地质调查中心构成,参加单位包括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钢地质勘查院、东华理工大学、中科遥感科工集团等单位;发表论文9篇、科普文章1篇、成果快讯1篇。
30.项目名称: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海域地应力观测与地壳稳定性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彭华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物探、钻探、地应力测量等技术方法,对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海域开展地应力观测与地壳稳定性评价。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渤海海峡调查区断裂活动性与地壳稳定性评价。形成断裂活动性观测网络,厘定全新世断裂8条,探测出7处侵蚀沟槽穿越跨海通道,明确张-渤断裂带与北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是工程服务期内潜在震源区,综合分析划出2个不稳定性区段。(2)台湾海峡调查区断裂活动性与地壳稳定性评价。厘定6 条全新世活动断裂,发现3 处侵蚀沟槽,综合评价划出调查区福清经平潭至台湾新竹段为次不稳定区。(3)琼州海峡调查区断裂活动性与地壳稳定性评价。厘定6条全新世活动断裂,查明4处侵蚀沟槽和7处海釜穿越跨海通道,综合评价琼北东寨港、海口澄迈老城一带处于不稳定区。(4)南极地区地质调查。厘定南极半岛中酸性侵入杂岩的时代和岩石成因、南设得兰群岛中基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南设得兰群岛高压变质杂岩的时代和变质演化等。(5)成功研发了浮标式海底地应力监测系统,形成海陆空与地下一体化活动断裂活动性调查技术方法。(6)活动断裂调查服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规划选址、台湾海峡跨海通道规划选址、台湾海峡跨海通道规划选址;推进环渤海大湾经济区建设,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国家级平台;琼北地区及临海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调查服务海口市发展规划。(7)项目团队成员以地应力、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构造地质、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等专业的中青年博士为主,完成了三大海峡地区活动断裂、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地壳稳定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授权专利5项。
31.项目名称:羌塘盆地金星湖-隆鄂尼地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付修根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物探、化探、测井等技术方法,对羌塘盆地金星湖-隆鄂尼地区开展油气资源战略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羌塘盆地首次实施了第一口油气科学钻探井,这是迄今为止海拔最高的油气科学钻探井,推动了一系列基础科学的研究,首次在那底岗日组地层中发现重要含气层。(2)解决了一系列制约羌塘盆地油气突破的重大油气地质问题,盆地油气保存条件和烃源岩调查取得重大突破,引领了盆地油气勘探的新方向。(3)解决了一系列的油气勘探技术方法难题,特别是高原地震攻关难题,羌塘盆地二维地震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这个地区长达20余年未解决的油气勘探的关键科学问题,识别出17个圈闭构造,两个大型圈闭构造。(4)探索藏北高原冻土条件下的钻井、测井、完井及测试工艺技术,形成独特的石油钻井工程工艺技术。二维地震攻关取得重大突破。(5)研究成果应用于中石化、中石油等油气田公司的进一步勘探工作,得到了西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系列地质-地震解释-钻井施工创新认识,对高原钻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总结了高原地质调查、钻井、二维地震调查等的后勤保障工作经验,对该区地质调查和深部钻探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组织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为工区(藏北牧区)进行“高原油气”科普。(6)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原工作经验的稳定团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天府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名、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2名;派遣2名人员到国外访问学习,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10名;出版科普专著1本、其他专著8本、学术论文80篇、国际SCI论文25篇等。
32.项目名称:松辽外围东部断陷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交东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油气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技术方法,对松辽外围东部断陷盆地群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吉林东部地区钻遇丰富油气显示,白垩系页岩油气具规模勘探潜力。(2)黑富地1井钻遇生物气,三江盆地浅层中新生界生物气资源前景广阔。(3)三江地区早中生界海相硅质泥岩为良好烃源岩层,拓展了油气调查新层系。(4)石炭-二叠系地层未发生区域变质,三江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值得探索。(5)确定了通化盆地下白垩统油气来源及成藏期次,拓展了通化盆地及周缘油气勘探领域。(6)调查与研究表明三江盆地下侏罗统硅质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及较大的石油地质意义;确定了通化、红庙子、柳河等残留盆地在中生代时期是各自独立的盆地。(7)中石油吉林油田利用红庙子盆地和辽新地1井相关成果,积极在通化盆地及周缘开展钻探等油气勘探;利用三江盆地黑宝地1井在三江盆地宝清地区钻遇揭示的二叠系地层序列,积极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地质”项目组提供服务与支撑。(8)项目组团队逐渐成为一支具较强业务能力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团队;项目组成员参加了“全国第十届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大会”“深层-超深层含油气系统AAPG国际地质技术研讨会”“第五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学术研讨会”学术会议共5人次;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外协单位积极交流;发表科技论文22篇、科普文章5篇。
33.项目名称:准噶尔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周新桂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质剖面测量、地质路线调查、岩心观察、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点针对博格达山前带、乌伦古坳陷、伊犁盆地等油气矿权空白区开展调查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进一步明确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预测有利勘探方向。(2)博格达山北麓山前带油气调查取得新突破,新吉参1井钻遇多套油气层,拓展山前带勘探领域。(3)乌伦古坳陷及周缘地质结构、石炭系地层、烃源岩研究取得新进展和新认识。(4)伊犁盆地二叠系盐下组合调查、区带评价形成新认识,明确了下步勘探方向。(5)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复杂山前构造带的勘探技术体系;形成一套针对乌伦古坳陷深层石炭系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形成了一套深层火山岩识别与预测技术。(6)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公益勘探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油田企业的油气勘探和跟进;编写了区块资料包6个。(7)项目团队老、中、青合理搭配,以高中级职称为主;培养北疆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调查研究骨干5人、杰出地质人才1名;发表学术论文12篇、科普文章4篇。
34.项目名称: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李宗星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重磁、地震、电法综合解释、1∶2000地质剖面测量、槽探、钻探、测井、气相色谱录井、岩心编录、页岩气现场解吸、采样与测试等技术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及周缘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首次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系获得油气流,取得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新层系油气的重要发现。(2)打破柴达木地区“古生界为变质结晶基底,存在古老陆块”的传统认识,经调查确认石炭系未变质,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3)明确了柴东德令哈坳陷的断裂发育特征、地质结构,并初步查清了该区石炭系地层分布特征。(4)查清了柴达木盆地晚古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6期构造演化过程,恢复了关键期次的剥蚀量,并初步明确了构造运动对石炭系残留地层的控制作用。(5)运用低温热年代学、物源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盆地边界重建研究,为区域盆地原型恢复提供科学依据。(6)明确了柴北缘上石炭统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及其纵向演化特征,并建立了克鲁克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以及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沉积演化特征。(7)探讨了沉积充填规律及主控因素,并进一步完善了柴达木盆地石炭系不同阶段岩相古地理编图。(8)对柴东石炭系,分层位、分岩性地对石炭系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精细评价了烃源岩发育特征。(9)系统分析了柴东石炭系储层的发育类型与分布特征,初步查清了沉积物质的分配规律、后期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分布的控制作用,并探讨了有效储层与烃源岩、盖层的匹配关系。(10)明确了柴北缘上石炭统多套有利生储盖组合类型,并创新提出石炭系“晚期、多类型”的成藏理论认识,首次证实石炭系为柴达木盆地第四套含油气系统,资源潜力大。(11)发挥地质力学综合应用作用,指导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创新柴达木盆地石炭系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全程配套微地震监测系统动态监测页岩储层改造效果。(12)多信息综合解释技术应用,构造、储层综合研究,欧南地区发现新构造圈闭,为井位部署提供参考依据;重新完成了柴东石炭系油气资源量动态计算,并完成了欧南凹陷的资源量评价。(13)项目团队为一支从事柴达木盆地及周缘中-古生界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战略选区、微地震勘探一体化的专业团队,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32篇、SCI收录19篇,成功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基金1 项、青年基金4项、博后基金2项。
35.项目名称: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余谦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表地质调查、物探、钻井、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四川盆地开展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四川盆地及邻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发育层位为寒武系筇竹寺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川南、川东南、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为最好的优质页岩分布区,是目前四川盆地页岩气主要勘探层系;基本摸清了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页岩气资源家底。(2)提出川东高陡构造带、川西南五指山、威宁等9个页岩气远景区,川东高陡构造带、高桥-莲峰向斜等7个页岩气有利区,华蓥山背斜、九峰寺背斜、木杆向斜等5个勘查区块;首次在川东高陡构造带获得页岩气资源调查重大发现,在滇东北大关木杆向斜获得页岩气资源调查重要发现,在滇东北海库新区石炭系新层系获得页岩气资源调查重要发现。(3)建立了四川盆地及邻区海相页岩气资源选区评价与甜点方法;围绕着四川盆地及邻区基本页岩气地质条件,揭示了未来页岩气/油气主要勘探方向为。(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四川盆地及邻区海相页岩气资源选区评价与甜点方法。(5)成果为四川盆地及邻区开展页岩气调查与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依据。(6)页岩气项目组队伍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中央、地方政府、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的页岩气资源调查项目17项,完成了研究报告17份,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项目组人员先后通过学术交流、派遣访问学者等形式开展页岩气研究成果交流与学习,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开展长期合作,共同探索页岩气调查评价新方法、新手段。
36.项目名称:南方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郭天旭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调查、地质调查井钻探、老井复查、测井资料解释,钻井编录、广域电磁测量、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样品分析测试、岩心高光谱扫描和数据库建设等技术方法,对南方开展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陕南地区和鄂西地区部署实施陕南地1井和鄂红地1井,分别获得寒武系牛蹄塘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重要发现。(2)获取丰富的页岩气资源评价参数和数据,编制了南方地区8套层系页岩气基础地质图件,优选了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区。(3)建立了“三位一体”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评价了8套层系页岩气资源潜力,并分析了页岩气分布特征。(4)创新形成“岩石含气量连续测量技术”和“页岩气分级分类资源评价技术方法与参数体系”2项技术,形成复杂地区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查与“甜点”预测技术。(5)编制了5个页岩气勘查区块资料包,支撑新一轮页岩气区块招标工作和油气体制改革;编制《页岩气动态》48期,为部、局管理提供支撑,为企业提供服务;编制并发布2项地质调查行业标准;建立了页岩气地质调查数据库系统,完成与地质云的对接,有效服务于中国地质调查局页岩气地质调查工作;制作1部页岩气勘查、开发流程科普宣传片,开展2场科普活动。(6)项目组1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卓越人才”和“李四光学者”称号,1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人才”称号;1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特等奖1项,3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一等奖1项;成果“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基本完成”入选2019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发表科技论文9篇、科普文章6篇。
37.项目名称:南方地区1∶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填图试点(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金春爽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物探、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南方地区15个工作区开展1∶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填图试点。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15个调查工作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环境,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岩性组合、矿物组成、有机地化特征、储集性能和含气性等页岩气地质条件,建立综合评价剖面,优选有利层段和远景区等。(2)5口地质调查井获得重要发现,优选了33个页岩气有利远景区,提出了7套页岩目的层的最有利层段编制并规范1∶5万页岩气工作指南。(3)深水滞流环境是页岩气富集的最有利相带,构造变形弱及热演化适中的古隆起周缘是页岩气富集的有利区,页岩有机质孔隙是最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和评价泥页岩的重要指标。(4)二维地震采集效果显著提高;广域电磁法技术应用页岩气勘探领域;笔石带划分及生物地层进行对比。(5)形成的基础资料和调查研究成果支撑了部省页岩气区块招标和发展规划,为中-上扬子资源评价、战略选区参数井井位优选、宜昌页岩气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开展科普活动一次。(6)培养了10余名页岩气勘查技术人员;2016年,项目时任副负责人庞飞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人才称号;发表科技论文19篇、科普文章2篇;获发明专利2个。
38.项目名称:特殊用煤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项目负责人:宁树正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质调查、采样测试、综合编图等技术方法,对特殊用煤开展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分析清洁用煤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其形成条件,探讨成煤母质、沉积环境、古气候及古构造和盆地构造-热演化对煤岩组分和化学组成的影响,建立清洁用煤的成煤模式。(2)选择重点矿区采取煤层煤岩样品进行显微组分定量及特征的研究,确定显微煤岩组分在加工转化过程中的行为及洁净效应。(3)建立了清洁用煤测试分析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评价了重点矿区特殊用煤资源潜力,跟踪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动态,提出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4)“全国煤质基础数据库”将空间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J2EE等多项技术集成在一起。(5)编写的“国家煤炭规划矿区划定工作方案”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编制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支撑了《中国煤炭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为“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资料;特殊用煤专项调查有力支撑了煤矿企业的煤炭开采与清洁高效利用;特殊用煤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青海省木里矿区煤岩煤质评价、盆地热演化史等基础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祁连天然气水合物气源条件研究》的申请提供了丰富的支撑资料;成果支撑了煤质评价导则及煤中元素评价规范的编制。(6)特殊用煤资源研究团队包括教授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9人、工程师28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0人;团队成员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8人;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6名;发表研究论文63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10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专利15项。
39.项目名称:全国特种煤资源综合评价与信息系统建设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周凤英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调查、实地调研、采样测试、分类编图、综合分析、数据库集成、信息系统建设等技术方法,对全国开展特种煤资源综合评价与信息系统建设。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重新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煤化工用煤指标体系,为煤化工产业布局,奠定扎实基础。(2)对比煤炭不同利用方式的环境效应,明确煤炭资源清洁利用方向。(3)补充完善煤中高含量元素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我国高含量元素煤的分布,为我国煤炭资源综合清洁高效利用提供方向与科技支撑。(4)开展我国稀缺煤资源的调查研究,研究了稀缺煤的利用现状与分布,为我国优质煤炭资源的优煤优用理念提供支撑。(5)首次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GIS决策支持模型打造我国具备查询功能特种煤信息平台;初步构建了基于煤炭资源与煤化工产业优化配置的智能化决策系统;构建大气污染扩散模型;构建了煤化工产业竞争力评估体系;首次探索性建立了我国煤化工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技术方法。(6)构建特种煤可视化信息系统;为我国煤化工产业布局规划提供基础支撑;厘清我国具有高含量元素煤的分布,明确我国高元素煤的分布,为我国煤炭资源综合清洁高效利用指明方向;完成主要煤化工产品、主要省域及14个煤炭基地,不同层次的我国煤化工产业竞争力评价,提出我国煤化工产业布局建议;积极参与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煤炭清洁利用的认识。(7)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等联合组成;培养科研骨干5名、硕士研究生7名;发表论文14篇。
40.项目名称:青海西宁-贵南地区地热资源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森琦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遥感、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测试分析、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对青海西宁—贵南地区开展地热资源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共和盆地为一高热流与高温盆地,干热岩地热地质条件良好;在共和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圈定出由印支期隐伏花岗岩体构成的干热岩勘查开发目标靶区18处,构成了一定规模的干热岩热储。(2)圈定出2处干热岩开发场地、3处干热岩开发目标靶区和13处干热岩勘查目标靶区。(3)评价出干热岩地热资源,该地区干热岩资源总量为1.85万EJ(×1018J),折合标准煤6287.32×108吨,以其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折合标准煤125.75×108吨,干热岩资源丰富。(4)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干热岩开发方案,推荐出阶梯式递增排量滑溜水清水反复压裂实现花岗岩压裂造储。(5)初步提出了共和盆地区域干热岩热源机制与干热岩形成机理,以壳内部分熔融层供热为主,地幔热流、沿部分熔融层和走滑断裂带上升的晚期小熔体与双倍地壳U、Th、K等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为叠加热源一并构成复合型热源。(6)提出了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阶段划分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形成了干热岩勘查技术方法;干热岩井分布式光纤测温与监测技术研究取得突破;通过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GH-01井钻探工程实施,探索了高温硬岩高效钻进的技术方法。(7)在“青海省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研讨会”上,项目组提交的《青海省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成果报告》得到与会院士、专家认可;研制并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就干热岩地热地质问题接受了央视媒体采访,主流媒体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报道,以《青海省共和盆地重点地区干热岩勘查取得突破》为题通过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向社会发布,引起了地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探秘地球深部的神奇热能——干热岩”科普讲座社会影响显著。(8)项目团队有教授级高工2名、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7名,其中地质专业技术人员7人、物探专业技术人员6人、钻探专业技术人员1人;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 7篇、中文EI 3篇、核心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