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找矿预测,四川优选44个勘查区块
发布时间:2025-04-11 浏览人次:145来源:自然资源报网站
近日,由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利用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大数据中心AI找矿平台,首次采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方法研究编制的《四川省成矿区划报告(2025年度)》通过评审。该报告由四川省国土科研院牵头,四川省综合地质调查研究所、第七地质大队、第二地质大队、省矿产资源勘查集团参与,创新运用"AI+专家模型"技术,首次实现全要素数字化找矿预测,破解“找矿三难”问题,标志着四川省矿产勘查工作进入智能预测新阶段。
作为全国首份省级AI找矿区划成果,报告通过构建人工智能找矿预测模型,在四川境内初步划分161个成矿远景区,圈定36处找矿预测区,优选44个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勘查区块,预测效率较传统方法大幅提升,得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的评审专家高度评价,指出该成果为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提供了重要技术范式。
针对“找矿方向不明、深部探测难、数据支撑弱”等战略找矿突破行动工作中痛点卡点,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组织院属相关单位联合技术攻关,历时两年时间,建成国内首个省级人工智能找矿平台。平台整合四川省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维度数千万条地质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构建成矿要素智能预测模型,实现靶区快速智能化圈定和评价,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工作结合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创新性提出“AI成矿基因识别”预测理论,首次建立隐伏地区找矿预测模型。
据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已在川西地区锂矿、金矿和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等开展应用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平台正在持续模型训练和调优,加快构建跨区域矿产资源智能预测网络。
该成果为四川省“十五五”矿产勘查规划提供重要支撑,预计可提交勘查区块30个。下一步,四川将继续深入推动地质工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