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虚作假将面临十万元重罚 新规强化检验检测行业责任
发布时间:2025-04-01 浏览人次:180来源:法治日报
近日,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为检验检测行业敲响了警钟。此次修订聚焦行业痛点,旨在严厉打击检验检测造假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检验检测行业存在造假成本低、从业人员责任虚化等突出问题。一些检验检测机构为追求利益,不惜出具虚假或不实报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威胁公共安全。此次修订直面这些问题,加大惩处力度,明确各方责任,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压实机构主体责任。
新办法对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大幅提高罚款上限。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罚款上限提高至十万元。违反强制性标准致使检测报告数据、结果错误的行为,最高可处以五万元罚款。这显著提升了故意违法成本,彰显了执法力度。
同时,对于轻微违法行为,采用说服教育、提醒敦促、约谈纠正等非强制性手段处理,体现了执法温度,实现了刚柔并济的监管模式。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督促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落实新办法,确保新规落地见效。同时,深入开展跟踪调查评估,适时全面修订完善办法,进一步强化从业机构的合规经营义务和主体责任。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药品、环境等关键领域发挥着质量保障的作用。其真实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与市场信心。新规通过强化合规义务,推动检测行业从“重速度”向“重质量”转型,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支撑。
遏制检验检测造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造假手段也会愈发复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实时监测,及时揪出异常数据与造假线索;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督,建立常态化抽检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检验检测机构树立正确价值观与经营理念。
检验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民生,遏制造假行为任重道远。相信在《办法》的严格约束下,在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管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检验检测行业将构建起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发挥应有作用。
随着监管体系的持续完善,检验检测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洗牌。那些靠低价竞争、虚假报告生存的机构将被逐步淘汰,而真正具备技术实力、恪守质量底线的机构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