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基质调查2025年聚焦七类典型区开展试点

发布时间:2025-04-28 浏览人次:75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分享到:

日前,“全国地表基质区划与调查示范”项目2025年度实施方案明确,计划在陕北黄土区、南方红土区等七类地表基质典型地区开展试点调查,查清地表基质及演化对植被生态的关键约束过程,为“三北”工程建设和海岸带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持。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参与实施。

据了解,2024年,项目组在充分总结坝上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西北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山地等地表基质调查试点的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1∶25万~1∶5万陆域地表基质调查工作、可为全国地表基质调查提供基本遵循的《地表基质调查总则》(送审稿);根据全国地表基质分类方案,结合地形地貌特征,编制形成中国陆域地表基质一级和二级分类的空间分布图;在张北人工林退化区地表基质与植物生长的控制关系等一系列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调查领域取得丰富成果。

2025年,项目将在陕北黄土区、南方红土区、西北荒漠区、秦岭北坡浅山平原过渡区、河套平原中段盐渍化区、珠江源黑色岩系风化区、海南典型海岸带等地开展试点调查。

聚焦北方坝上高原人工林退化区,项目选择坝上沙地草原、燕山灌丛—森林基岩山地、山谷河流阶地和山前黄土台地等不同地表基质类型单元,开展地表基质异质性对植被生态约束机理科学研究,查明林(草)—土—水耦合关系,识别地表基质的岩土体物性结构、矿物元素构成和化学性状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约束机理,为张承地区植被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在黄土集中分布区,开展黄土—古土壤旋回对植被根系延展、水分入渗和养分运移的影响研究,查清地表基质及演化对植被生态的关键约束过程。

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查明不同沉积环境区与地表基质类型分区的空间耦合关系,系统分析地表基质异质性对荒漠河岸林植被生长的影响机制。

在河套平原中段盐渍化区,进一步查清不同地表基质下发育的土壤盐渍化的差异特征,研究不同地表基质特征对土壤盐渍化形成演化的制约机制,为解决黄河“几字弯”土地沙化、盐渍化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在南方丘陵山地及沙—泥质海岸带,开展地表基质类型、构型及关键理化性质精细化调查评价,研究地表基质对植被生态约束因子和机理,深入总结地表基质调查技术方法。

此外,项目组还将选择坝上高原西部植被退化区开展地表基质监测试点,研发地表基质多通道和多参量监测技术及传感器;完成全国陆域地表基质一级和二级分区,健全地表基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