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创新保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15
浏览人次:1386
来源:分析测试百科
质量管理创新是产品和服务持续改进的重要路径,每一次产品革新、服务提升都会伴随着管理创新成果的输出,管理创新是技术革新、产品开发、服务提升的基础。通过建立质量褒奖制度,树立质量管理创新标杆,促进质量持续提升,达到全面推动有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有80多个外国经济体设立了质量奖,比较有影响力的质量奖是1951年创立的日本戴明质量奖、1987年创立的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奖和1991年创立的欧洲质量奖。中国质量奖创立于2012年,至今成功实际四届,在国内外质量管理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已名副其实地跻身于世界四大质量奖行列。本文着重分析获得中国质量奖评的组织的管理创特征,以及中国质量奖评价申报组织关注的要点。以供广大组织在质量管理改进工作中参考。
一、组织质量管理创新特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创新的航天质量管理模式:以航天科技独特的“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为指导,以“严慎细实”为准则,以质量文化精神为领航的航天工程全过程精细化质量控制为手段,以质量体系和产品保证力为基础,通过实施质量问题“双归零”方法,保障航天工程任务一次成功的目标。在工程项目研制、生产和服务过程做到“操作零失误、运行零故障、产品零缺.陷、发射零风险”,实施质量问题出现后,按照技术规律和管理创新进行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技术归零做到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管理归零要求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海尔集团公司创建“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人是海体现了自身价值尔员工,单是客户需求,双赢体现了员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坚持零缺.陷、差异化、强粘度、双赢的质量发展战略,利用互联网与用户交互全流程参与研发设计。通过开放平台吸引全球设计商、供应商、检测认证机构、研究院所等资源共同参与形成优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华为公司以让HUAWEI成为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为质量目标,创建以客户为上、授权与管控相结合的“华为管理模式”,着重凸现了以6西格玛质量战略方式,将企业质量目标逐一解.码落实,保障了集团公司上下一体追求高质量目标。株洲中车时代电气公司创建了基于“绿荫服务”品牌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的“双高双效”高速牵引管理模式,在生产过程落实零部件层层把关质量门方法。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创建“不欠债离岸”管理模式,以互联网+质量方式,构建全过程质量跟.踪评价系统,成效显著。北京同仁堂集团建立的“以质为命、至优至精,崇尚仁德诚信”质量管理模式,传承和弘扬三百多年的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泡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随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经商办企业精神。中国建筑一局公司创建了“精品工程生产线”质量管理模式,始终抓住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环节不放松,追求精品工程。厦门航空公司建立了“双引擎四系统”:以文化和机制为引擎,把质量理念始终贯彻到安全,运行,服务,效益全服务链条中,创立了立体交互航空质量管理模式,培育企业员工的“精在管理、尊在态度、细在流程、美在内涵”服务质量理念,并坚持落到实处。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建立了针对供电系统特点的基于精益管理的“电力匹配”动态平衡,双向互动的质量管理模式。中海油服公司钻井事业部海洋石油981平台,创建了“981平台综合管理体系(981IMS)”,坚持作业前“安全三分钟制度",使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收到了双丰收。中国航天二院坚持运行质量管理六大机制的“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坚持质量保证投入、质量责任终身追责、隐患防范、评价改进、监督审核、教育培训多措并举,保障了质量服务安全。潍柴动力公司创立“WOS质量管理模式”,用指标说话、用数据说话、用程序提升效率、用文化锁定用户、用质量提升价值,保障制造过程标准化,企业拥有标准1270项,现场作业文件18000份,建立从班组到集团五级组织标准管理。格力电器公司建立“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完美质量管理模式,坚持质量预防五步法:需求调研、计划制定、执行落实、检验检查、改进优化,创立了质量技术创新循环国家标准。江苏阳光集团积30多年质量管理实践,根据纺织业特点,创立了“经纬编织质量管理模式”,确立了质量、创新、品牌、效益为经线四要素,不断调整和完善。纬线则是实现目标的保障,内涵为体系、方法、工具、资源的方面。在制定质量战略时发挥长板优势,把优势发挥至极致,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实施质量战略中关注短板,规避风险,持续改进。敦煌研究院建立了“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统筹保护、研究、弘扬三位一体平衡发展,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中铁大桥集团创立了“天堑变通途”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集科研、设计、施工、装备于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科研是基础,设计是龙头,施工是关键,装备是保障。首都医科大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建立了“问题导向、全员协作、全程控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模式,从文化-人才-制度-技术-服务五要素植入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管理和服务质量。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建立了“红莓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模式,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教育公平,塑造适应学生成长的环境、管理、学生、教师、课程文化,改讲“练背练”授课方式为“体验、实践、合作”教学方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创立了“611”质量管理模式,6=文化、需求、流程、保障、管控、设计、1套质量创新方法驱动、1支质量团队推动。以数字化平台实现整体有机联动,有效推进,质量受控。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气动不总体布置班组创立了“两透一创、一布到位”质量管理模式,吃头技术吃透需求,布置设计方法创新,运用标准流程保证方案一次做好,布置到位,精准解决了型号研制总体布置的靶向问题,实现了飞机研制中显性和隐性风险双归零,确保数百万零件的C919首架总装对接一次成功。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创立了“双向驱动屏质取胜”质量管理模式,坚持“人正品真”质量文化和“价值创造、以质取胜”质量战略,客户导向、流程再造、质量奖抓手、质量变革,以背景、设计、实施、结果、评价五个因素确定15个评价改进要素,确保质量目标实现。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公司创立“同心圆”质量管理模式,以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为基础,通过自主创新、协调创新和原始创新的研发体系成就高端定制;通过平台管控、集成开发、赋能工程的制造体系打造卓越品质;通过高端定制、卓越品质、智慧服务循环驱动同力创造、心系质量、圆梦品牌的同心圆。美的集团公司创立“5全5数”智能质量管理模式,“5全”价值链战略思想=全球用户共创、全球平台群开发、全价值链T+3运营、全球联合管理、全系统623;“5数”方法论=数智企划、数智研发、数智制造、数智营销、数智服务。把智能化融入质量分析、质量预警、质量管控、质量决策全过程。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公司创立“四品一体驱动”质量管理模式,以敬天爱人、止于至善文化引领,创新产品、人品、品质、品位,追求极致质量,采用统计、分析、评估、纠正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确保质量战略有效实施。博世汽车部件苏州公司建立“博世Q4.0”质量管理模式,通过数据驱动,全价值链协同、智能化支撑,实现卓越质量,以数据化作为质量管理工具,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孤岛,驱动供应商和客户质量改善,使质量管理前置、智能预警和风险防范成为品质保证的有效途径。宁波舟山港集团公司创立“一核四共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硬核强港,通过全过程内部运行质量环和全场景外部服务质量环,不断循环上升发展,实现物流共联、数智共享、客户共赢、港城共融,达到港通天下,服务全球的质量目标。银行间市场清算公司建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风险管家质量管理模式,以风险管理为中心,构筑一项机制、一个体系、一族标准,应对时变、事变、势变风险。基于全要素、全流程动态分析管理体系,事先精准识别风险、预防风险,事中动态监测风险、计量风险,事后规范处置、阻断风险传染。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创新团队创立“极致安全、协同创新”质量管理模式,以互联网+异地协同创新平台,依靠小核心大协作全产业链协同,全要素联动研发设计,一处修改,处处响应的变更管理体系,实现最高安全标准、自主可控目标,保证“国之重器”之最佳业绩。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建立“复杂系统”质量管理模式,以“1451”产品保证体系:一次做对;四全保证模式=全员掌握要素、要素纳入流程、流程驱动管理、数据提高质量;五维=体系优化、产品可靠、工具先进、方法科学、意识强化支撑四全保证模式落实落细;一以贯之几十年,坚持设计正确、验证充分、过程受控、检查到位,保障宇航产品质量优异。
二、组织管理创新的重点
组织在质量管理实践中,要制订出自己的管理制度来,贯彻落实下去。以制造企业为例,组织应当着力关注以下几方面。
1、质量安全环保事故。企业应始终保持质量、安全、环保事故零发生。
2、引发大规模消费投诉、统计数据质量问题。这方面如果有不真实,或者存在严重问题,必然影响企业业绩和声誉。
3、领导履行质量安全以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制度落实。这部分关键是企业最高负责人一定要亲自担任质量安全委员会主任或领导小组组长。并要亲自主持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针对企业范围内安全隐患做出风险评估,制度相应的防范措施。指导助手监督执行,并做检查整改记录。
4、市场准入资质。企业的业务如果属于国家审批、许可、备案制度管理范畴,就必须获得相应资质并保持有效。
5、质量诚信记录和社会信用评价。对企业来讲,质量诚信一定要制度化防范,不能发生诚信不良记录。企业为了迎得市场和消费者并维持市场知名度,就需要委托权威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信用评价,信用度最好维持AAA等级。
6、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企业发展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部分一定要与自身业务相匹配,定位要相对准确,防止夸大漫无边际的设定,要有本企业独到之处,既经典雅致又上口易记。
7、目标客户需求和期望。企业要定期对目标客户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客户期望和前瞻需求,特别是质量改进方面的需求要知晓,有分析有改进有记录。
8、战略长短时间区间、标杆企业和竞争对手;质量战略内容、内外情况分析、质量战略与高质量发展契合度。这方面是体现企业最高领导人为企业长远发展所开展的战略规划。一般应该有3-5年,或者中长期规划。质量战略要对规划时间区间内质量战略达到的目标做出描述,企业要实现的发展目标也要具体明确。质量战略目标制定必须是在最高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其工作机构要进行SWOT、PEST等专业调研分析,基于企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变化、竞争需求制定,并且要将之目标层层分解,有责任部门、有完成时间、有指标要求。企业要正确确立标杆,开展比学赶超。同时要对竞争对手的市场变化进行经常分析,适时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和市场定位。
9、质量战略评价与改进。质量战略制定后,要按年度进行评价,有的由于市场变化快的,每年至少进行2次评价,每次评价必须根据需要做出调整和改进,并将调整情况进行内部传达,让企业相关环节都知晓。
10、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制度覆盖情况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企业必须根据规模、生产车间、生产线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立与职能相匹配的质量管理机构,配备满足工作要求的适用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与职工之比有工序决定。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必须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并且要经常学习培训考核,做到人人皆知自己所在岗位的制度,了然于胸。企业对生产现场要采用先进的5S管理方法或者完善的质量展开制度,防范现场方式系统风险,对现场潜在风险要事先预判,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保证现场人员都能熟知操作。
11、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新工业革命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敏锐的投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当然信息化是基础,企业要尽快引入智能化改进生产加工和服务,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质量。12、员工质量激励机制、员工质量考核制度。企业要建立员工质量激励制度、质量考核制度,发布实施,员工激励机制可以包涵企业力所能及的方方面面。质量考核要有正向奖励和负向惩处的措施。各种制度都需要有员工参与制定,要公开发布、培训、实施。
13、识别关键过程。企业要准确辨识影响质量的所有部门、所有环节、所有关键点,并且要逐一清晰描述,制定防范质量风险点的制度和措施。14、供方质量考核制度、质量管理模式推广复制。企业要建立供方质量考核制度,要定期对供方的质量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建立合格供方清单,对不符合的供方要及时清除出名单,督促供方提供的原辅料持续满足合同约定。企业作为生产链的牵头者,应将具有行之有效的本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主动在上下游企业复制推广,以保证与本生产关联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15、质量文化、企业使命传递方法、质量文化建设工作、全员参与质量文化建设以及质量文化的评估。质量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资源的法宝,企业最高负责人应该亲自组织企业文化理念的凝练提出,要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可以给职工发问卷,广开言路,形成与本企业主业相适应的独特文化。质量文化顾名思义必须含有质量的意义,不能空泛,高来高去,让人家摸不着边际,更不能有违公序良俗,要易懂易记,易传播。企业质量文化的适宜性要定期进行评估,特别是市场变化会引发企业文化理念的不适应,企业最高管理者通过定期评估加以调整完善。企业制定的质量战略、使命、质量文化,要制度化定期培训、宣讲,要采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使内部职工和生产相关方都能熟知,以塑造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16、弘扬工匠精神内容、质量技能培训、技术职称评定。职工是企业的主力军,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最高管理者要将弘扬工匠精神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着力培养本企业生产岗位的一线员工,使之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能工巧匠,企业培训要有教材、有考核、有记录,不断提高经过培训的员工的比率。要建立“大师工作室”、“工匠工作站”制度和员工技术职称评定晋升制度,发扬大师、工匠传帮带精神,工匠培养要有规划、有命名、有榜单,企业生产方面的疑难杂症,可以通过揭榜招贤方式解决,为有一技之长者创造成才机会,为工匠树碑立传。
17、一线员工离职率、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个性化支持员工活动、员工满意度测量。这个指标主要体现企业发展的机制体制留人用人育人是否有吸引力。当然现在员工流动也是正常的事,但是,企业能否留住骨干人才就非常重要了,企业应该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到每一类员工,制定有成长型的员工培养制度和规划,使他们与企业一道成长发展,让员工有归属感、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愿意为企业奉献职业生涯。同时,企业要重视人文关怀,制度化关心员工各方面的正当需求,化解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支持员工自我学习,举办各种管理技术讲座、研讨会、QC活动、自觉为企业管理创新、岗位成才。企业应该定期针对员工开展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时掌握员工需求、员工对个人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潜在的愿望,帮助企业完善员工关怀。
18、NQI建设情况、生产标准化情况、获得认证情况。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定义为国家质量发展基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基础建设,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满足生产需求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体系,是保证生产运营的基础,企业应该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检测实验室、标准、计量校准和认证认可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保持这些体系处于有效运行。
19、开展质量改进、提升、跨部门小组。企业的质量改进、质量提升是永恒的话题,由于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变化、环境变化、政策变化、人员变化、设备变化、供应商变化、原辅料变化等等,都会导致企业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措施失效,因而,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敏锐的洞察到这些内外在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会直接间接的造成生产管理的不确定性,由此,企业的质量改进、质量提升就成为了持续不断关注的问题。在解决事关质量改进、质量提升问题时,必须建立内部联动机制,生产相关单元、相关部门都应该参与,共同应对,防止出现质量变更控制发生脱节。
20、关键质量指标提升、国内外质量获奖情况。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其目的就是提高产品质量,占据市场制高点,特别是事关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关键指标,是赢得市场青睐的根本,因此,企业应该高端重视,要明确相关部门承担专项任务,定期收集分析本企业、标杆企业、竞争对手相关指标的变化,不断改进提高自己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保持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参与政府、行业正规渠道的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提升活动,以及参与争创政府质量奖、国际或区域质量改进活动,展示中国企业质量管理新成就,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三、组织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质量创新和质量管理一样,在于持续改进,坚持PDCA,推进螺旋上升,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定是优秀的战略家,要从长远着眼。企业承担着创造物质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崇高使命,与家庭一样,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优秀企业家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企业家群体以及所带领的企业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创造高质量的产品、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就是组织生存的价值所在。有质量的企业是造福人类,没有质量的企业是浪费资源。有质量的企业值得人们尊敬,没有质量的企业遭人唾弃。有质量的组织基业长青,没有质量的企业朝不保夕。做企业就应该担当起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企业谋长远,要志存高远,心怀天下,担当奉献,吃苦耐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好钢是炼出来的,好产品是造出来的,好企业是管出来的,只要企业家心怀天下,勇于担当使命,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