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结硕果 砥砺奋进谱新篇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2018年地质调查项目部分成果摘要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人次:22298 来源: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2018年地质调查项目,多领域、跨行业,并以项目成果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决战脱贫攻坚,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项目名称:湘鄂重金属高背景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风险评价

承担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项目负责人:杨忠芳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重点区多手段联合,包括同位素示踪与测年、元素相态分析、悬浮物与河漫滩测量、大气干湿沉降物测量、矿物学定量与定性鉴定、遥感解释、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模拟实验等技术方法,对湘鄂重金属高背景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风险评价。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获得了土壤-水体-大气-农作物多参数立体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参数。(2)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地球化学适宜性分区,提出富硒产业园规划建议。(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揭示土壤高镉低硒暴露区,当地居民受到镉毒害已出现早期肾功能损伤,而在高镉高硒暴露区,镉对当地居民肾健康暂无明显影响,说明人体摄入适量的硒,可以降低镉的毒害。提出了高镉地区富硒农产品和土地资源安全开发建议。系统研究了土壤中影响Cd等重金属生物活性的地球化学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了水稻籽实Cd预测模型,提出了Cd高背景区土地资源安全区划方法。开展了典型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迁移分析和镉风险评价,进行了土壤Zn、Cd含量的光谱模型预测探索。(4)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提交特色土地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在研究成果服务于地方土地利用与富硒农产品开发,取得初步成效。这些特色土地资源和农作物有力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精准脱贫攻坚。

2.项目名称: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

承担单位: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立海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制定工作计划与技术要求、完善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法,开展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完成的实物工作主要包括构建并运行全国地质钻孔管理和服务体系、采集加工50万个钻孔数据、数据脱密处理、10万个重要地质钻孔结构化数据、开发3个专题服务产品、制定相关技术要求等工作。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建成了全国50万个重要地质钻孔图表数据库,有效解决了纸质钻孔资料数字化和统一有效保管问题,提升了全国重要钻孔资料的服务基础,丰富了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资源。(2)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形成了指导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建设的系列规范,形成相关行业部门共建共享机制,钻孔数据支持智能搜索。(3)在成果转化与有效服务方面,成效显著。“地质云”新增发布50万个地质钻孔重要数据(累计发布达90万个),解决了全国重要地质钻孔资料信息共享服务问题,增加了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的服务资源,提升了重要地质钻孔资料共享服务效率。三年新增用户浏览量41万人次,用户总浏览人次到2018年底达55万人次。开发3项专题服务产品,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等重大需求提供专题服务。钻孔资料有力服务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区地质保障工程、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工程等重要工程,累计为7家局属单位7个工程的9个二级项目提供了高效的服务,提供3662个重要钻孔资料。

3.项目名称:南方典型页岩气富集机理与综合评价参数体系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项目负责人:解习农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剖面测量、物探、钻探等技术方法,对南方典型地区开展页岩气富集机理与综合评价参数体系研究。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揭示了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层序及沉积发育特征,提出了优质页岩类型及其沉积发育模式。(2)结合“三端元” 的海相页岩岩相分类方案,提出了优选页岩气“岩相甜点段”的方法及思路。(3)重建了中下扬子地区海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的埋藏-抬升-热演化成熟生烃过程,揭示了富有机质页岩埋藏演化生烃及抬升改造特征和页岩吸附能力及主控因素。(4)查明了页岩天然裂缝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不同类型页岩裂缝形成的差异性,提出并建立了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参数及其标准。(5)提出了针对南方上古生界页岩气有利选区的齐波夫原则和参考标准,提出了南方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评价参数的三级分类体系,建立了页岩气资源评价参数的4种分布模型,分层系建立了页岩气资源评价8种关键参数的统计规律和分布模型,预测了页岩气发育有利区。(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形成了中国南方海相页岩质岩相和总含气量约束的“岩相甜点段”优选和评价方法;创新了基于流体注入的页岩孔隙全孔径表征技术;提出了“岩石热声发射法”和沥青芳构化法,结合热史模拟综合确定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成熟度技术;形成了低成熟度页岩成岩物理模拟技术以及页岩单参数与地球物理响应参数表征技术;提出了针对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气有利选区标准。(7)在成果转化和服务方面,应用双因素评价法,以孔体积预测页岩储层游离气含气能力,以比表面积预测页岩储层吸附气含量。研发了基于毛细管原理的页岩气高精度含气量现场解吸仪,提出了一套页岩气总孔隙度的定量化预测的方法,有效地预测了储集物性变化。

4.项目名称:洮河流域下游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项目负责人:王立朝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野外综合调查、测量测绘、钻探槽探及无人机等技术方法,对洮河流域下游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提出了典型斜坡变形破坏模式,编制了洮河流域下游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系列图件,为区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清了洮河流域下游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孕灾背景条件。(2)开展了巴谢河流域地貌演化与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专题研究,查明了巴谢河流域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和演化过程。(3)开展了不同比例尺下的黄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探索了无人机快速三维建模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中的应用。(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构建了黄土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总结无人机快速三维建模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的技术流程。(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为开展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兰州市政府提供了地质灾害风险综合防控建议并被采纳,为临夏州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提供监理服务。

5.项目名称: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项目负责人:董颖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评价研究等技术方法,对全国重要地质遗迹开展调查研究。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首轮全国地质遗迹摸底调查工作,为自然资源部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国土空间规划、自然公园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提供基础数据,为全域旅游、社会大众地学科普奠定基础和提供示范;基本摸清了全国地质遗迹资源家底;建立了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成果编制的标准体系,颁布了《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建立了地质遗迹数据库。(2)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建了地质遗迹调查方法体系,探索了无人机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VR技术的使用,搭建了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积累了经验。(3)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为地质公园建设、地质遗迹保护、旅游开发、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府决策依据,在精准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成效显著。编制科普展板6块,地质遗迹宣传小册子4份,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1次。

6.项目名称: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项目负责人:魏云杰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遥感解译及人工核查验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调查等技术方法,对新疆叶城-乌恰地区开展了综合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解译地质灾害隐患遥感507处。(2)初步查清了塔县重点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初步提出了早期识别解译标志,为中巴经济走廊地带建设提供技术支撑。(3)初步查清了伊宁县皮力青河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和成灾机理,初步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的早期识别标志和风险评价方法,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堵溃型滑坡-泥石流链状灾害的成灾模式及早期识别方法。(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查明了新疆南疆莎车县达木斯八村二组泥石流沟的发育特征;加强调(勘)查,进行立项的可行性论证。该调查报告已经被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

7.项目名称:准噶尔成矿带浅覆盖区铜多金属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项目负责人:孟贵祥

项目概况:本项目以成矿系列理论和“双环两缘”控矿理论为指导,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重电磁测量、钻探、薄片研究等技术方法,对准噶尔成矿带浅覆盖区开展铜多金属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在准噶尔北缘取得了3项基础地质新发现;在杜热一带浅覆盖区获取了3项基础地质矿产调查新成果;完成了环准噶尔成矿带基础地质图修编。(2)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在恰特卡尔、乌伦布拉克和杜热一带划分重要铜多金属成矿预测区6处;圈定找矿靶区16处;提交重要铜多金属矿产地2处。(3)在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进步方面,系统总结了浅覆盖区隐伏矿床(体)定位预测技术;重点探索和总结了浅覆盖区1∶5万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基岩地质填图技术中重要的3种探测和解译技术。(4)在成果转化与有效服务方面,积极推进地调成果与省地勘基金有效衔接,协助4项地方地勘基金项目的申请及开展,支撑成果申报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8.项目名称:钦杭结合带及邻区深部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项目负责人:严加永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等技术方法,对钦杭结合带及邻区开展深部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形成了覆盖钦杭结合带及邻区的宽频地震、大地电磁阵列网和区域卫星重磁网,积累了海量深部探测数据。(2)识别和厘定了江南造山带边界,计算出华南地区岩石圈深度、MOHO面、居里面、磁性基底、均衡异常等主要垂向结构界面,阐明了各圈层结构特征及其与构造、矿产资源分布对应关系,提出了钦杭东段新元古以来“多板块”汇聚的构造演化认识。(3)雪峰山科学钻先导孔发现了牛蹄塘组厚层优质烃源岩和具有利用价值的承压热水层。(4)建立了赣东北朱溪外围三维地质模型,刻画了隐伏岩体、推覆体等主要地质体的三维分布特征,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预测了5处找矿有利区。(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形成了卫星重力数据的球坐标解算流程,深化了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变密度界面反演等技术。形成了一套深反射地震、大地电磁和宽频地震的工作流程和方法。(6)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为当地脱贫攻坚、发展经济提供了有效服务。

9.项目名称:珠江下游及浙江基本农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应用示范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周国华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地球化学等技术方法,对珠江下游及浙江开展基本农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应用示范。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完成浙江省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面积28686  km2,集成了前期调查成果,基本查明了浙江省表层和深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基准值。(2)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表明,浙江省土壤氮、钾养分状况总体较好,土壤P缺乏较为突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仅局部存在Cd污染风险,主要与地质背景有关;圈出了无污染风险富硒土壤20100 km2,为富硒农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3)完成浙江省和珠江下游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2860 km2,建立了嘉兴海盐等地土地质量档案。(4)建成了浙江省基本农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5)开展了土壤Cd来源解析、富集机理、生物有效性预测、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管控阈值建议、稻谷Cd含量预测模型研究,全面提升了区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解析了农田土壤镉有效量的主控因素,揭示了浙江不同成因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特征,建立了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活动态预测模型,构建了稻谷镉含量预测模型。创建了土地质量建档方法技术体系。(7)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提升了低缓坡地利用率,保障了垦造水田质量、服务于江山市“最江南绿色休闲试验区”规划、服务于富硒土地资源开发与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建设、服务于浙江省“五水共治”、服务于表土剥离工程、有效服务和促进了浙江省土地质量调查与监测工作。组织开展了科普宣传活动共4次。

10.项目名称:南方地区构造演化控制页岩气形成与分布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王宗秀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等技术方法,对南方川东-武陵、湘中地区开展构造演化控制页岩气形成与分布研究工作。以构造改造为主线,详细厘定构造改造过程、改造样式,分析构造改造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及页岩气有利保存(富集)构造条件,评价页岩气的构造保存特征。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编制了川东-武陵及周缘地区1∶100万深部构造格架、构造改造单元、断裂系统、现今应力场、裂缝预测、下古生界页岩层系埋深、岩相古地理、地化特征、有效生气强度等系列区域性图件,可以有效地服务于南方页岩气地质调查工程。(2)查明了中上扬子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地质表现,厘定了构造改造单元及其变形特征,恢复了牛蹄塘组、龙马溪组时期的原型盆地及沉积相带展布,揭示了其改造保存和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3)分析了川东-武陵地区各改造单元现今地应力场、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分布特征与裂缝发育表现,评价了湘中地区中奥陶统烟溪组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为中上扬子地区页岩气分布评价与有利区块优选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支持。(4)评价页岩气有利区带3个,有利目标区块7个。(5)明确了不同构造样式的裂缝发育特征,开展了深部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程度的预测,初步明确了水平差应力与页岩含气性之间的关联性。(6)分析了构造改造、构造样式、裂缝发育、隆升剥蚀等构造因素对页岩气富集、保存、散失、成藏的影响与控制作用,评价了不同改造单元下古生界页岩气的保存特点。(7)指出齐岳山断裂带西侧、利川复式向斜变形带和武隆箱式褶皱带的西部、鄂西(黄陵隆起周缘)地区(段)是寻找页岩气保存良好型的有利勘探区,武陵大部地区页岩气多为残余型。(8)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形成了剪切作用对页岩储层物性影响及剪切变形对地层压力改造的新认识与新理论,建立了深层页岩层系地应力与水平应力差异系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和页岩全孔径孔隙结构定量表征方法,丰富完善了页岩气富集、保存的构造评判标准。(9)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编制的系列区域性图件,可以有效地服务于南方页岩气地质调查工程。

11.项目名称: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谭成轩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物理、钻探、槽探、土力学测试、数字模拟等技术方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开展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重点调查了张家口地区、雄安新区和北京顺义地区关键构造部位主要隐伏活动断裂空间展布、第四纪活动特征以及构造应力场背景。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支撑服务雄安新区地质安全评价。(2)初步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分区,利于重大工程规划建设。(3)有效支撑服务了京张高铁及2022年冬奥会场区规划建设。(4)雄安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表明区域地质构造稳定,适宜工程建设,建议雄安新区及重大工程抗震设防烈度由原Ⅶ度调整至Ⅷ度。(5)京张高铁八达岭深埋隧道地应力测量与岩爆危险性预测支撑服务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科学施工与安全运营。(6)太行山东缘十渡泥石流沟极端降雨条件下洪水泥石流灾害效应模拟研究为南水北调中线、京昆高速等重大工程及密集城镇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7)探索形成平原覆盖区隐伏活动断裂“地面调查、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工程地质钻探验证、构造应力场分析、物理模型实验及三维数值模拟”调查评价方法技术体系。

12.项目名称:泛珠三角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胡道功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地应力测量、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泛珠三角地区开展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琼东北首次发现榴辉岩-高压麻粒岩岩石组合,为揭示泛珠三角地区地震构造背景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证据。(2)编制了江东新区及邻区1∶25万活动构造图及重要活动构造带1∶5万活动构造图。(3)编制了泛珠三角地区1∶100万活动构造图。(4)建立了琼北马袅-铺前断裂带地应力监测台站,获得了东寨港地区地应力参数。(5)总结出一套海岸带和第四纪火山岩区活动断裂调查技术方法。(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主要是揭示了泛珠三角地区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探索了火山活动区活动断裂调查与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总结了第四纪火山岩区和海陆过渡带活动构造编图方法。

13.项目名称:全国海陆成矿图件编制更新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裴荣富

项目概况:本项目通过收集编图资料、采集矿床数据、分工合作,开展全国海陆成矿图件编图研究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收集整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质调查技术标准,研究制定《1∶100万国际分幅矿产图编制技术要求》1份,创新海域图幅及海陆图幅地质内容表达方式,实现区域矿产图编制的标准化、数字化和信息化。(2)坚持海陆统筹,编图范围涵盖我国陆地疆域及毗连海域。采集矿床数据11808组,建立包含15个属性、涉及51种矿产的各图幅矿床数据库(Excel表)。编制数字化的1∶100万国际分幅矿产图37幅,编写图幅说明书,提交一套国家基本比例尺矿产图件和数据资料。(3)按照海陆一体化要求,编制中国超大型矿床分布图(竖版草图)1幅。从成因、类型、成矿时代等方面,初步总结中国超大型矿床的成矿偏在性和主要矿产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4)初步建立全国海陆矿产图空间数据库(MapGIS数据集)。(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实现区域成矿图件编制技术方法的创新。(6)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推进全国首批15幅1∶100万国际分幅矿产图基于地质云实现共享与服务。开展专题科普报告2次,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发表科普专版1版。

14.项目名称: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陈晓青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面路线调查、物化探等技术方法,对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开展了资源潜力调查、1∶5万环境地质调查、环境现状评价及资源可利用调查评价等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开展了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资源保障程度调查与评价,查明矿集区金资源量190 t,资源潜力巨大,资源保障程度高。(2)查明了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河流地表径流断流,土壤盐碱化,土地占用、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环境地质问题现状、产生原因及变化趋势。(3)为青藏高原资源绿色开发提供可行技术路线。(4)开展完成了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建议经严格论证后开发,其他矿床(点)建议生态保护优先。(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构建了矿集区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思路、结构、选定指标及定义、指标的计算方法及评价方法等。以及“浮选富集-热压氧化预处理-非氰化浸出”的工艺技术。(6)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大场一带水质分析报告》及《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生态环境遥感解译报告》递交给了曲麻莱县相关部门。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建议报告提交给青海省自然资源厅,为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支撑。

15.项目名称:东南沿海厦门-琼北地区地热资源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甘浩男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深部物探、地热钻探等技术方法,对东南沿海厦门-琼北地区开展地热资源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本查明东南沿海重点地区地热地质条件,探明了重点区隐伏岩浆岩体空间分布与岩石组合特征。(2)初步圈定了东南沿海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靶区,评价了重点区干热岩资源潜力。(3)提出了赣南连片贫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建议,编制了《干热岩地质勘查规程(送审稿)》,优化了高温硬岩钻探工艺。

16.项目名称:滹沱河-滏阳河流域平原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项目编码:郝奇琛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物化探、钻探及测试分析、评价研究等技术方法,对滹沱河—滏阳河流域平原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进一步细化滹滏平原第四纪地层界线。(2)揭示强烈开采条件下水文地质条件演化规律,对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径流路径、地下水流系统演化、地下水化学类型演变进行了系统阐述。(3)查明地下水开采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不同时期浅层水疏干程度、浅层和深层水位降落漏斗演化过程、水平及垂向方向咸水体运移规律等。(4)系统评估了超采区治理后的地下水恢复效果。(5)在供需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河流回补为主-农业压采为辅”的地下水超采治理对策,以及以“优水优用-分质供水”为核心思想的优化配置方案。(6)基于均衡法计算分析了现状条件下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资源量及超采情况,并与历史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三种方法对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以均衡法为理论基础,发展形成了基于现状开采的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方法。基于指标体系-水足迹理论-系统动力学方法,形成了水量-水质并重、现状-未来兼顾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8)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服务于水利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实施的“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2018-2019)”工程;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成果,连续多年服务于水利部、原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组织实施的“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评估”工作;衡水湖专题研究服务衡水湖湿地水资源规划管理;水文地质探采结合井有效服务当地群众,为4万村民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17.项目名称:滦河中下游地球关键带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马荣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浅钻、物化探等技术方法,对滦河中下游地球关键带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整个滦河中下游流域基岩风化壳、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富水性、水化学的空间分布特征。(2)构建地球多圈层交互带生态地质系统分类体系,建立地球多圈层交互带1∶5万生态地质调查与填图体系,识别出滦河流域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主控因子,为区域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地学建议。(3)查明滦河下游地下水位和水质的时空演化特征,定量刻画地下水开采、大气降雨对区域生态地质系统的影响。(4)探究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类型、沉积环境对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为滦河流域水土流失、作物生长、浅层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5)对比中意两国在水文地质调查和填图方面的差异性,构建沉积微相快速识别模式,为快速水文地质填图提供依据,对目前水文地质填图模式提出相关建议,促进我国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在国际上的推广。(6)在科技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构建地球关键带生态地质调查与填图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地质调查体系,在研究区内开展生态地质系统分类与健康风险评价,在每个单元内针对生态地质问题,选择典型点位,开展地球关键带调查与填图,查明该单元内各圈层间的作用机理,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地质方案。通过地球关键带的研究,定量刻画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对生态地质系统的影响。(7)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在滦河流域内共完成水文地质钻探3280m,成井50口,水量丰富,水质较好;完成石门、卢龙、野鸡坨、迁安县等6个图幅的数据库。

18.项目名称:神东-晋东大型煤炭基地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李向全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野外实地调查、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抽水试验等技术方法,对神东—晋东大型煤炭基地开展了1∶5万水文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解决资源、环境重大问题方面:在煤炭基地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赋存规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认识;查明了采煤条件下煤炭基地含水层结构变异及地下水补径排变化特征,揭示了岩溶大泉衰减的水资源破坏机制;分析了不同类型煤炭基地地质环境演化综合模式。(2)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煤炭基地蓄水构造类型,丰富了基岩地下水理论;建立了不同类型煤炭基地采煤驱动下地下水循环模式,揭示了人类活动强烈扰动下的区域地下水循环机制;建立了煤炭基地含水层保护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为含水层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3)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修订国标2项,编制行标1项;解决了6.32万人饮水困难问题,为超过36.38万人提供了饮用水源保障。

19.项目名称:太行山前松散含水层多源污染水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黄冠星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现场调查访问、水土样品检测、水文地质钻探、遥感解译、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同位素技术、微生物指示性指标监测技术、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检测技术、地下水水质实时在线监测技术以及地下水水质模拟预测等技术方法,对太行山前松散含水层开展多源污染水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太行山前松散含水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迁规律,发现裸地急剧下降而城镇化用地急剧上升。(2)探明了太行山前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化学时空分布规律。(3)评价了太行山前松散含水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并指出主要影响指标,发现孔隙水最优、裂隙水次之、岩溶水水质最差,承压水最优、潜水水质最差,水质主要影响指标为总硬度、铁以及硝酸盐。(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建了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服务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调查的遥感调查技术指南;建立了服务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调查的新型污染物调查技术指南;建立了含水层多源污染微生物调查评价技术指南。(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建立了远程监控可视化的地下水水质在线监测平台;构建了石家庄市水源地地下水水质预测平台;项目成果已被相关地调工程和国内外多个课题组采纳引用;项目为国家脱贫攻坚提供支撑服务;有效推进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数据库建设工作。编制了“地下水污染防控手册”,并在河北地质大学等地进行了科普宣传;建立了太行山前典型冲洪积扇含水层水质调查数据库。

20.项目名称:湘西鄂东皖北地区岩溶塌陷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雷明堂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质测量、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湘西鄂东皖北地区岩溶塌陷地区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岩溶塌陷1∶5万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了区内165处岩溶塌陷的类型、塌坑数量、规模形态、时空分布以及灾害损失情况;查明了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第四系覆盖层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特点等岩溶塌陷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机理及其与主要控制因素和诱发(触发)因素的关系,建立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估模型,提出不同类型岩溶塌陷防治技术与方法。(2)除按图幅编制了1∶5万水文地质图、1∶5万岩溶塌陷分布图、1∶5万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图等相关图件外,还编制了行政区岩溶塌陷专题图、生命线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岩溶塌陷评价图。(3)针对岩溶塌陷隐蔽性突发性特点,通过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研发,以及岩溶土洞光电传感监测技术、地质雷达探测识别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创新建立岩溶塌陷综合监测技术方法体系,完成湘中、桂中、皖江、珠三角和渝中地区等8个岩溶塌陷监测示范站建设维护。(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形成“复杂岩溶区高铁综合勘察成套技术体系”,为岩溶区高铁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岩溶塌陷监测技术方法体系,破解岩溶塌陷监测难题。(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为重大工程建设服务;为长江经济带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地质安全保障;服务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和抗旱找水工作,支撑服务脱贫攻坚,解决当地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

21.项目名称:湘江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苏春田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3S技术、野外调查、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湘江上游岩溶流域开展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完成10个1∶5万图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查明了区内岩溶发育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规律、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质量现状以及地下水污染等基本状况。(2)针对区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着重发掘具有高经济效益的热水、矿泉水、洞穴开发等。(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主要是研究了新田县大型富锶矿泉水田地下水地球化学循环机理,构建了典型岩溶地下河管道—裂隙双重介质数值模型。(4)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湖南新田县发现的大型富锶矿泉水田,新田县政府成功招商引资进行矿泉水开发,预计年产值3.6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实现精准扶贫。提交有旅游开发价值洞穴3处,可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成功提交了7个岩溶共享数据库,完成的岩溶节点有效服务了“地质云2.0”,该项成果并评为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22.项目名称:长江、珠江、黄河岩溶流域碳循环综合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曹建华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实验测试等技术方法,对长江、珠江、黄河岩溶流域(云南巧家荞麦地、武水上游峒河流域、石期河流域,珠江大龙洞水库流域、凤山坡心地下河流域、罗平黄泥河的支流多衣河流域,黄河柳林泉域上游段陈家湾水库流域和青凉寺沟流域、山东济南岩溶水系统及青海佑宁寺泉域)开展碳循环综合环境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工作区岩溶碳循环的发生、迁移过程、转化特征及碳汇通量。(2)查清流域尺度岩溶碳循环机制,阐明岩溶碳循环调查技术方法,提交了调查规范。(3)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完善了岩溶流域碳循环概念模型;探明了黄土的碳循环机理,建立了黄土碳循环模型。(4)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桂林市可持续发展创新城市建设。岩溶碳汇调查研究为固碳增汇开辟新途径。喀斯特断陷盆地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在泸西成立,推动岩溶碳循环国际交流与合作。编制科普作品“不为人知的碳汇效应”。

23.项目名称: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成果集成与工作部署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万益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调研、综合研究等技术方法,对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与工作部署成果开展成果集成。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编印并打造《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和《中国地质调查年度报告》等权威品牌。(2)有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提交《新时代地质工作形势与发展建议》《密西西比河流域开发保护治理与经验启示》等15份对策建议和研究报告,其中10次获得局领导批示,有效服务上级决策部署。

24.项目名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盱眙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黄志忠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遥感解译、野外填图、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技术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盱眙地区开展覆盖区和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区域重力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支撑了苏皖赣三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发现了29处矿(化)点,圈定了27处找矿靶区,评价了资源潜力;填编了104幅1∶5万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了成矿带1∶50万地质系列图5张,重要找矿远景区1∶10万地质系列图36张,形成各找矿远景区整装性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显著提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矿产认知程度。(2)开拓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找矿空间”取得进展。完善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浆活动的时空格架,建立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开展了深部矿产地质调查示范,提交了10处深部找矿靶区。(3)初步厘定了宣城地区推覆构造表现形式和推覆时代、建立了茶亭矿区蚀变矿物找矿模型;明确了五河地区变质建造中富含火山物质的层位是主要含矿建造,建立了该区区域成矿模式;基本查明了东台-海安地区第四系地层结构,进行了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构建了调查区三维地层格架。(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集成创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矿调查方法技术、浅覆盖区1∶5万调查方法技术和苏东平原区1∶5万调查方法技术。(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引领宣城茶亭地区铜矿普查发现了大型铜金矿。引领皖东地区金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引领九瑞外围发现了我国最大的黑钨矿。江苏海安地区区域地质调查专项成果为地方政府应用。提交的找矿靶区拉动了地方政府及商业资金投入。

25.项目名称:武夷山成矿带龙泉-上杭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班宜忠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物探、化探、钻探、槽探等技术方法,对武夷山成矿带龙泉-上杭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提交找矿靶区43处、新发现矿产地10处,共发现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约135处,动态评价预测钨矿(WO3)资源量151.69万吨,锂辉石矿资源量81.38万吨,稀土矿资源量112.66万吨,铜矿资源量582.6万吨,银矿资源量67202吨,金矿资源量655.49吨。(2)提出原“陈蔡岩群”的构造属性应为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扬子与华夏两大地块碰撞于440~420Ma,华南板块进入统一的构造演化阶段。首次填绘出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地层,并拟建“洋屯组”;首次在南园组和鸡笼嶂组等早白垩世高分异火山岩中发现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3)重塑华南大地构造和岩浆演化模式,建立了华南阿巴拉契亚型多地体威尔逊旋回模式和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剪刀式俯冲模式。(4)建立武夷成矿带“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铜金矿床二元结构”深部找矿预测模型,完善了南岭东段钨锡、稀有、稀土多金属矿综合成矿模式,助力形成2处金矿资源基地。(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陆相火山岩区、蛇绿混杂岩带、红外光谱矿物填图方法。(6)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赣南精准扶贫效果显著,项目成果引领和拉动地方资金投入,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功申报省地勘基金项目11项和国家青年科学基金2项。

26.项目名称:钦杭成矿带德兴-歙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高天山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槽探等技术方法,对钦杭成矿带德兴-歙县地区开展1∶5万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首次在赣东北- 皖南蛇绿混杂岩带中鉴定出900~1000Ma、820~860Ma、800~760Ma三期俯冲增生杂岩,证明存在新元古代早期的俯冲增生。提出江南造山带为新元古代俯冲增生型造山带,构建了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三阶段俯冲的弧盆系演化模型。(2)对九岭岩体进行了解体,其成因为一具有I型和S型花岗岩的过渡类型特征的杂岩体,形成的构造位置为大陆边缘弧靠近内陆侧,为扬子地块东南缘新元古代的弧盆系提供了佐证。(3)完善了赣东北地区地层格架,明确了主要含矿变质建造为中-新元古代韩源岩组变火山-沉积建造、沉积建造为黄龙组碳酸盐建造和乐平组海陆交互含煤碎屑岩建造。进一步提升了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认识,完善了燕山期岩浆岩成矿的专属性。(4)提出了中生代岩浆热液型钨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多位同体”成矿模式,其源区(基底)为新元古代俯冲的洋壳和交代的富集地幔,为典型的基底控矿、岩浆成矿机制。(5)对武功山锂、铌钽矿等稀有元素矿产主要控矿因素进行了重新认识,建立了武功山地区蚀变花岗岩型锂、铌钽矿的成矿模式。(6)建立了杭嘉湖平原区第四纪地层格架,对乌镇地区地表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划分了稳定区和次稳定区。(7)本项目提交找矿靶区20处、矿产地1处。新发现各类矿点、矿化点约41处。(8)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以露头尺度的“大比例尺岩性填图+构造解析”为核心的填图内容,以“岩性(组合)+变形+时代”为主要图面表达方式的蛇绿混杂岩带填图方法。本次填绘的赣东北樟树墩混杂岩带专题地质图荣获2018年度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9)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有4项地质找矿成果得到了应用与转化。公开发表《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中元古代巨型叠层石》等科普文章4篇,《神农架叠层石——10多亿年前远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科普专著1份。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近20次。

27.项目名称: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王树庆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物探、化探、钻探、槽探和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总结了二连—东乌旗成矿带地层格架、构造-岩浆作用、关键构造边界及构造变形特征,提出了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恢复了古生代造山带结构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并调查总结了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划分了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为造山带研究及矿产勘查提供了基础资料。(2)在东乌旗地区新建早泥盆世吉林宝力格组、晚泥盆世晚期汗乌拉巴格组、早石炭世汗敖包组等地层单位,进一步完善了贺根山以北地区地层格架;重新厘定了温都尔庙群、白乃庙组、大石寨组等多个岩石地层单位,合理建立了兴蒙造山带中段古生代地层格架,提出了古生代地层划分新方案。(3)查明兴蒙造山带中段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时空分布、岩浆成因及构造背景。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分为吉尔嘎郎图-东乌旗、苏左旗-西乌旗以及巴特敖包-白乃庙岩浆岩带,发育从晚寒武世到早志留世俯冲TTG组合和晚志留世碰撞相关高钾钙碱性组合,反映了从大洋南北双向俯冲形成岛弧到晚期弧陆碰撞的过程。晚古生代岩浆作用以贺根山、索伦-西拉沐伦蛇绿岩带划分为三条岩浆岩带:查干敖包-东乌旗、苏左旗-西乌旗及华北北缘岩浆岩带,均由早期俯冲型岛弧/陆缘弧到晚期碰撞型岩浆岩组成,反映了贺根山洋盆、迪彦庙洋盆和西拉沐伦洋盆由北向南逐次关闭的过程。(4)新识别出的早古生代北部萨音敖包和南部昌图蛇绿混杂岩,结合沉积建造、构造变形特征,恢复了早古生代兴蒙造山带南部温都尔庙-白乃庙和北部白音宝力道沟弧盆系统的空间结构:由洋向南北两侧依次为弧前增生楔、蛇绿混杂岩、岩浆弧和弧后盆地,经历了晚寒武世到早志留世俯冲和晚志留世的弧陆拼贴;晚古生代本区发育贺根山、迪彦庙及西拉沐伦三个洋盆,构造-岩浆作用、沉积建造及构造变形反映了由北向南依次关闭的增生造山过程。以西拉沐伦蛇绿岩带为界划分华北和西伯利亚两大板块,其它构造单元均为发育/拼贴在板块边缘的增生带。(5)新发现东乌旗昌图锡力银铅锌锰大型矿产地,圈定3341银金属量1028.35吨,铅金属量11.25万吨,锌金属量9.36万吨,锰金属量55.24万吨,属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型矿床,区域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进一步实现找矿突破的巨大潜力。(6)总结了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划分出17个找矿远景区,提交找矿靶区12处。(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北方中生代陆相火山热液型锰银铅锌矿的成矿模式,为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资料和理论支撑。恢复了兴蒙造山带古生代造山带结构及构造演化过程,明确了贺根山、迪彦庙、乌兰沟等重要构造边界的意义,为解决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分歧提供了支撑和限定。(8)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昌图锡力实现找矿重要突破,拉动内蒙古地质勘查基金投入550万元开展预查工作。建立了智能填图系统,创新了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提交53幅1:5万区调和矿调图幅(数据库和说明书)。

28.项目名称:京津冀鲁耕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素荣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国家及行业相关地球化学调查标准及规范,对河北省康保-沽源、遵化-迁西、阜平-顺平地区、保定东部、饶阳县、张北县和顺平县等重点地区耕地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编制了京津冀鲁地区表、深层土壤54种元素和指标108张元素地球化学图,获得了土壤元素的系列地球化学参数。(2)计算了土壤的背景值、基准值,充分研究了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地球化学分区研究,获得了0.2、1.0、1.8米土壤厚度内有机碳储量的精确数据,对京津冀鲁地区的土地质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3)分别在河北省沽源县、张北县和山东省章丘市刁镇和辛寨镇调查发现18.45万亩、2.03万亩和1.47万亩绿色富硒土地和富硒农牧作物。(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相关规范为标准,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地貌、土地利用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方法为依据,以为山区的特色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有效服务为目标,建立适合山区山、水、林、田、湖、草协同调查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2016年完成的保定东部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为雄安新区的土地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数据;圈定了河北省饶阳县富锌耕地36.47万亩、富钼耕地24.1万亩;对顺平鲜桃、苹果和阜平大枣开展了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建立了立地地质环境模型。

29.项目名称:湘西-鄂西成矿带神农架-花垣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段其发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物化遥和剖面测量技术方法,对湘西-鄂西成矿带神农架-花垣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厘定了太古代-花岗-绿岩建造、古元古代(~2.2 Ga)俯冲弧以及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有关的岩浆作用,新发现古太古代地质体、中太古代变质事件,初步建立了陆核区的岩石地层序列,为早期地壳的形成演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2)在南华系南沱组新发现华南地区最早的宏体藻类化石,为“雪球地球”气候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在震旦系新发现多处庙河生物群化石点,解决了该生物群化石空间展布上受限的疑难问题;在南漳-远安动物群中新发现鳍龙类和最早的龙龟类化石,补充完善了相关化石门类的描述内容、划分方案。初步建立了江汉-洞庭盆地西缘第四系岩石地层序列和高分辨率地层格架,划分了5个磁化率和粒度变化阶段、16个孢粉组合带。(3)以锰矿、铅锌矿调查为重点,圈定化探综合异常266处,地球化学找矿远景区54处,新发现矿(化)点87个,提交找矿靶区18处、矿产地4处;重点对铅锌矿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成矿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铅锌矿床定位受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控制,初步建立“扬子型”铅锌矿的两阶段成矿模式,系统开展闪锌矿Rb-Sr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获得一批重要的成矿年龄,确定区内铅锌矿床主体属后生矿床,且具有多期成矿特点。(4)调查地质灾害点800余处。(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扬子陆核区岩石地层序列。建立了东南缘铅锌矿成矿模式。重要古生物化石群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展了遥感方法在茂密植被中低山区填图试点运用研究。(6)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为恩施地区富硒农业地质调查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服务。以本项目新发现的矿点和圈定的找矿靶为依据,引领地方资金投入3382万元。

30.项目名称:鄂东-湘东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牛志军

项目概况:摘要:本项目采用物化遥及野外填图技术方法,对鄂东-湘东北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新发现的生物化石和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根据最新的国际地层表(2017)和中国区域地层表(2017年)重新厘定与丰富了鄂东—湘东北区域性的地层格架,按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了调查区地层分区,划分出10种含矿沉积建造。(2)建立了研究区侵入岩年代格架和构造-岩浆事件序列。重点厘定了中生代幕阜山岩体活动期次与年代格架,系统总结中生代岩浆岩的形成时代、成因、构造背景、地球动力学机制,探讨了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3)建立了鄂东-湘东北地区构造格架。以武陵期、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山期五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重新厘定鄂东-湘东北大地构造分区,编制了鄂东湘东北地区地质构造演化时空结构表。厘定文家市构造混杂岩物质组成为新元古代弧前、岛弧、弧后不同地质背景产物。(4)总结了湘东北地区金矿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提出多期次成矿作用并存、多种成矿作用并存、多种矿床类型共存、多期成矿的认识;建立了湘东北地区铜多金属矿区域成矿模式。建立了幕阜山地区伟晶岩演化与稀有金属富集模式。(5)梳理了鄂东-湘东北地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划分了7个成矿远景区。对大冶-阳新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动态评价。对区内金、铜、铅锌、铁等矿产未来开发可能性做出了概略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在湘东北地区文家市构造混杂岩的识别及对构造演化研究和江南造山带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方面有新认识。(7)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引领地方勘查基金和社会商业性资金投入申请各类项目5项。省级财政地质勘查项目150余个,投入勘查资金3.7亿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6处,投入勘查资金近4亿元。湖北省地勘基金项目10余个,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处,铅锌、三稀、非金属等矿产找矿取得重要进展。

31.项目名称:南岭成矿带中西段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付建明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对南岭成矿带中西段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全面评述了南岭成矿带以往的工作,提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物化遥特征和矿产特征。(2)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南岭地区成钨、成锡花岗岩判别标志。(3)建立了复杂多金属矿多元素快速分析方法,全面完成了地质科技创新目标。(4)在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学、岩浆岩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等基础地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与进展。(5)全面介绍了新发现矿产地及重要找矿靶区的特征。(6)通过典型矿床剖析,系统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划分了9个成矿系列17个亚系列,圈出19个Ⅳ级和56个Ⅴ级成矿(区)带,并建立了主要矿种成(找)矿模式。通过综合分析,在南岭成矿带划分了19个找矿远景区,圈定96个找矿靶区,并对矿产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及环境影响进行了概略评价,提出了 “南岭成矿带大义山-骑田岭锡矿地质调查” 下一步工作部署建议。(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南岭地区主要锡矿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对指导区域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总结了“1∶5万强风化区填图方法” ,作为新规范正在推广应用。完善总结了半透明或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的方法技术。(8)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实施拉动4000余万元其他资金投入;成果资料对调查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防灾减灾、工程施工、旅游开发、农业发展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32.项目名称:右江成矿区桂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黄圭成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物探、化探、遥感解译、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右江成矿区桂西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采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将区内地层重新厘定出56个组级,25个段级和9个非正式填图单位。(2)采获一批古生物化石,厘定出69个生物化石(组合)带,其中新建7个生物化石(组合)带。根据新采获三叶虫化石重新厘定隆林地区寒武系的时代为第二统-苗岭统。在隆或台地新发现泥盆纪层孔虫礁灰岩,命名为道腊礁灰岩(D2bls)。根据大明山地区寒武纪碎屑锆石的年龄谱与华夏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对比,提出扬子与华夏地块西南段的界线可能位于大明山以北。(3)广泛分布于T1/T2界线附近的火山碎屑岩年龄在245Ma左右,代表右江盆地从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转换时期的火山沉积响应。岩浆活动以二叠纪(245~290Ma)最为强烈,基性岩浆岩的成因与地幔柱岩浆活动有关。对北西向深大断裂系统的活动及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将右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划分为陆内裂谷、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特提斯洋收缩、前陆盆地等四个阶段。(4)新圈定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69处,圈定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区域磁异常4处、局部磁异常26处;新发现矿(化)点17处,圈定找矿靶区14个。在总结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桂西地区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的盆地流体—大气降水成矿模式,泥盆纪沉积型锰矿的热液喷流沉积成矿模式,沉积型铝土矿的“陆生水成”四阶段成矿模式,并阐述了矿床的形成过程。(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金矿的盆地流体—大气降水成矿模式;建立泥盆纪沉积型锰矿的热液喷流沉积成矿模式;建立桂西地区沉积型铝土矿的“陆生水成”四阶段成矿模式;将右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6)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提交27幅基础地质图件及相关的数据库,助力地方自然资源开发与规划,促进经济发展。项目成果引导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质矿产勘查基金安排6个矿产勘查项目。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旅游地质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和初步评价,提出开发与保护的建议。对巴马县长寿生态地质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长寿人群的地域分布与地质环境有显著的相关,“碳酸盐岩+高硒含量”是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地质环境。建立“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集成管理平台”。

33.项目名称: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王传尚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中扬子地区的宜昌地区、雪峰山地区和湘中地区开展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中扬子地区获得多层系页岩气重要新发现。鄂宜地3井在宜昌地区钻获震旦系灯影组古老碳酸盐岩岩性气藏新类型、震旦系陡山沱组浅滩相优质储层新层系和震旦系灯影组溶孔白云岩优质储层。湘张地1井获雪峰山复杂构造区寒武系页岩气新区新层系重要发现,该井牛蹄塘组、清虚洞组下部和敖溪组均获得页岩气显示。鄂保地1井位于大巴山前陆冲断带,在井深426~460m罗惹坪组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生屑灰岩中见录井全烃异常,有水涌,经气液分离后点火成功。湘新地1井在上泥盆统佘田桥组富有机质页岩段出现气测录井异常,现场解析含气量高,实现了在涟源凹陷上泥盆统佘田桥组获页岩气首次重要发现。(2)二维地震勘探,在宜昌斜坡区优选了震旦系陡山沱组、寒武系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3个层系的页岩气甜点区,并为页岩气参数井的井位确定、水平井穿行层段的确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页岩气的重大突破和发现奠定了基础。(3)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优选页岩气远景区13个,优选有利区9个,为宜昌页岩气勘查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保障,为页岩气勘探向湘中地区、雪峰山地区的战略转移提供了依据。(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对页岩气的构造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生烃期(早奥陶世—早志留世)与燕山、喜山大规模抬升运动错开发生,为研究区页岩气生成和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早期形成的页岩气藏产生了破坏和改造作用。鄂宜地1井笔石化石序列的研究,识别出早志留世鲁丹期-埃隆期之交的沉积间断。(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湘新地2井在查明涟源凹陷寒武系牛蹄塘组的沉积特征和页岩气评价参数的同时,钻获地下热水承压含水层,对新化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县旅游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4.项目名称:湘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保民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二维地震及钻井勘探等技术方法,对湘中坳陷开展上古生界页岩气战略选区工作。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鄂宜页2井实现了宜昌斜坡带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重大发现,开拓了长江中游油气勘探新领域。在鄂宜页2井直井勘探基础上对最优质500米储层实施水平段压裂试气,获日产量3.15万方/天,无阻流量为5.76万方/天的工业气流。(2)鄂宜页3井除了钻获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层外,还钻遇寒武系水井沱组富有机质泥页岩47m,证实了黄陵隆起东南缘存在一个台内凹陷,基于二维地震资料解释该台内凹陷面积可达270 km2。(3)湘涟页1井钻获石炭系海陆过渡相“三气”显示,为湘中地区下一步石炭系油气勘探奠定基础。(4)建立了宜昌地区古生界和湘中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序列,为该区域性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提供重要的“标尺”。(5)查明了黑色页岩空间展布特征,完成了宜昌地区志留系和湘中地区石炭系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优选6个有利区,1个目标区(6)提出WF1-LM3笔石带发育完整和宜昌斜坡带稳定的构造背景是页岩气形成富集的主控因素,建立宜昌斜坡带断裂控藏页岩气成藏模式;初步认为涟源凹陷测水组煤层和碳质页岩的发育程度、热演化程度和向斜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是测水组“三气”形成富集的主控因素,初步建立了向斜断裂控藏页岩气成藏模式。(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查明了宜昌地区志留系页岩气形成富集主控因素,探索了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8)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宜昌地区志留系页岩气的突破,有效带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油公司在宜昌地区开展页岩气工作;编制了《湖北宜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资料包》,有效支撑国家油气体制改革。

35.项目名称:长江中游城市群咸宁-岳阳和南昌-怀化段高铁沿线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陈立德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地质测量、物探、钻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咸宁-岳阳和南昌-怀化段高铁沿线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本查明了江西赣县、于都、兴国、宁都等四县重点区及京广和沪昆高铁沿线湖北咸宁-赤壁、江西丰城和萍乡重点地区水文地质条件。(2)基本查明了京广高铁沿线湖北咸宁-赤壁段以及沪昆高铁沿线江西丰城、萍乡段重点区岩溶塌陷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江西丰城-萍乡和湘中地区岩溶塌陷与矿业活动密切相关,矿山抽排地下水是岩溶地面塌陷的首要因素,集中降雨和关闭矿坑后地下水位恢复抬升区塌陷是煤矿抽排地下水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湖北咸宁-赤壁段以及武汉-黄石、九江-彭泽沿江地区岩溶塌陷主要发育在长江及其支流一级阶地粉质粘土、沙土发育发育区,区内的岩溶塌陷与河湖演化关系密切;武汉-黄石一线的岩溶地面塌陷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3)开展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开展了鄂东南重点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有效性专题研究,提出鄂东南矿集区土壤中Cd的赋存形式主要为可交换态并存在较大生态风险的重要认识。(4)统一构建了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地层格架,进一步提出了长江上游“川峡二江”续接贯通的时限是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5)基于晚更新世以来尤其是全新世以来长江中游江湖关系、洪涝灾害等重大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再造云梦泽、扩张洞庭湖”“采沙扩湖、清淤改田”的防洪策略和工程措施,为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了系统性地学解决方案。(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构建了第四纪地层格架,提出了“川峡二江”续接贯通的时限,以及防洪减灾、生态保护和国土空间规划地学解决方案。(7)在成果转化和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山区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区”“乡镇或人口密集区”和“分散农户”三种安全饮水供水模式,成功实施并联合共建了“赣县夏潭饮水示范工程”“兴国西霞饮水示范工程”“于都银坑镇谢坑饮水工程”和“赣县墩上饮水工程”。

36.项目名称:长江中游宜昌-荆州和武汉-黄石沿岸段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彭轲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面上综合调查、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长江中游宜昌-荆州和武汉-黄石沿岸段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为长江中游沿岸新型城镇化、综合立体交通化提供地学依据。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详细论述了长江中游(宜昌-彭泽段)沿岸地区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重点阐述了沿岸地区地质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沿岸崩塌、管涌、岩溶塌陷、软土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2)在查明宜都、江口、董市、蕲州等1∶5万图幅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水文地质资料,开展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圈定了沿江主要城市地下水源地20余处。(3)根据长江中游岸坡物质构成,划分了岸坡结构类型,依据沿岸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岸坡稳定性评价。分别对沿江港口码头、过江大桥、过江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圈定了各工程类型建设场地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区段,并针对不同适宜类型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重大工程规划提供地学理论依据。(4)通过收集分析前人海量地质资料,按照平面上分区、垂向上分层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武汉市主城区416平方千米的核心区地下空间资源按0~10米、10~30米、30~50米三个层次进行了评价,圈定了适宜和较适宜地下综合廊道、地下轨道交通和特殊地下工程等建设面积1400 平方千米,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建议,可支撑服务武汉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适用于长江中游沿岸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模糊层次分析法。(6)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编制了多份报告和图集,支撑服务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武汉市绿色发展与长江新城国土空间规划、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长江中游沿岸国土空间规划和绿色发展、沿江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建设以及地质云建设与运行。

37.项目名称:三峡地区万州-宜昌段交通走廊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谭建民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DEM分析、遥感调查、地面调查、测绘、勘查与测试相结合等技术方法,对三峡地区万州-宜昌段交通走廊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完成10幅1∶5万的图幅调查,面积4408  km2,调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点共计1565处,并分析、预判其发展趋势和危害性。(2)重点对长江干流的斜坡结构进行了类型划分和稳定性评价,对图幅及重点调查区内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分区评价,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建立了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3)总结分析了三峡水库区地震问题及其对环境的影响。(4)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万州-宜昌段码头、桥梁等工程场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5)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拟建郑万高铁站点规划区、沿江沿高铁主要城镇规划区进行了场地适宜性评价,对郑万高铁沿线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工程沿线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调查评价。(6)构建了基于不同组合类型的碎屑岩顺向不稳定斜坡早期识别指标体系,早期识别顺层斜坡的变形破坏。(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完成浅水区滑坡涌浪数值模型构建与涌浪评价方法体系,并研发了滑坡涌浪快速评价计算软件,基本构架完成滑坡涌浪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对长江万州—宜昌段干流航道进行了基于滑坡涌浪的风险评估。(8)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发现并及时处置了秭归县棺木岭重大滑坡涌浪险情。提交秭归县公路交通边坡垮塌隐患点调查成果等及时服务地方政府。地质灾害涌浪风险评价成果服务三峡航道运行。郑万高铁沿线重要城镇规划区以及沿江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区工程适宜性评价成果移交地方使用。

38.项目名称:丹江口水库南阳-十堰市水源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伏永朋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野外地质测量测绘、物探、钻探等技术方法,对丹江口水源区南阳-十堰市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聚焦“保障长久性水质安全和工程的持续平稳运行”核心目标,开展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查明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消落带现状、污染处理设施及潜在风险、岸坡稳定性、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等,为环境地质问题综合防治提供基础地质依据。(2)重点开展了库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明了土地质量状况,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建议。(3)系统开展了库周水环境调查,探索建立地下水长期监测试点,提出库区水质保护措施建议。(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编制了饮用水水源区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指南。构建了生态功能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技术方法、评价指标和模型,初步形成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和管理规范。(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建立丹江口库区数据库平台,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动态监管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探索快速客观水库水质监测预警预报方法,更好的服务于库水水质监测。

39.项目名称: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肇庆先行试验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黄长生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肇庆先行试验区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详细论述了工作区内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重点阐述了区内存在的崩滑流、岩溶地面塌陷、水土污染、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宏观判据和演化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查明梧州、良口重点区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成果资料,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圈定了圈定应急/后备水源地,为农村季节性缺水及突发条件下的应急安全供水提供了水源保障。(2)开展工程地质分区评价,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为区内国土空间开发与用途管制提供地质科学依据。(3)开展崩滑流地质灾害、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并进行危险性区划,为区内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地方政府应急处置和决策能力。(4)在“以图幅带区域、以调查带研究”方面,“降雨型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岩溶塌陷”研究地质灾害、岩溶塌陷现状特征及演化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建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和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建议;“土壤汞元素生态有效性”建立了高精度的Tessier五步提取法,揭示了土壤中铁铜组分诱导甲基汞降解机制,提出水土污染监测及防治对策建议;“泛珠城市群与国内外典型城市群资源环境协调关系对比”揭示了资源环境与泛珠城市群发展的响应机制,提出泛珠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路径。

40.项目名称:琼东南经济规划建设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余绍文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琼东南经济规划建设区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本查明了工作区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天然补给资源量为12.57×108 m3/a,可开采资源量为4.44×108 m3/a。水质总体优良,部分区域内存在铁、氟以及氯离子超标现象。(2)基本查明定安-琼海地区浅层风化孔隙裂隙地下水偏硅酸含量在30 mg/L以上,部分达到60~160 mg/L,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3)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圈定6处后备水源地,可开采量累计达42.84×104 m3/d。(4)区内地热田众多,可开采量为870.605×104 m3/a,可开采热量为158.50×1010 kJ/a,水温在32~78 ℃,多为氟、硅型医疗热矿水。(5)基本查明了工作区内地下水污染、软土沉降、海岸侵蚀淤积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研究了成因。(6)完成了三亚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探索了重金属生态有效性测试技术方法、初步建立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体系、总结了海岸带含水层调查评价方法。(7)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海南省自然资源图集》《海南岛资源与环境图集》《支撑服务海口江东新区概念性规划地质环境图集及建议》《支撑服务三亚市规划建设地质调查研究报告》、三亚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对策建议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建议等系列重要成果支撑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41.项目名称:武陵山区湘西北城镇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徐勇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GIS技术、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风险评价等技术方法,对武陵山区湘西北城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阐明武陵山湘西北地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工作区斜坡结构特征、工程地质岩组、典型斜坡段稳定性分析以及针对不同工程地质区进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2)总结了工作区地质灾害的成灾模式,对典型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剖析,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标志,为区内隐患斜坡的识别和划分提供了技术依据。(3)针对工作降雨型灾害及风险问题,提出不同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初步建立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提出武陵山区典型降雨型滑坡成灾机理及演化规律,建立了区域及城镇尺度不同类型滑坡的降雨量预警阈值。(4)总结了灾害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及风险评价图系的编图技术方法,编制1∶5万灾害地质图示范图件。(5)提出了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及防治对策建议,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武陵山湘西北地区防灾减灾和制定防灾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引入 DAN3D软件技术方法,来评价灾害强度存在空间差异性的单体滑坡风险。提出不同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初步建立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7)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形成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图,提供给地方主管部门使用。参与应急处置16次,险情通报1次,专业服务1次,提交应急调查报告8份。提交9份城区隐患斜坡的防灾预案。

42.项目名称:粤桂湘鄂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雷天赐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相关领域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粤桂湘鄂8个工区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元素(或指标)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实施了土壤地球化学分区和碳库研究,落实了一批成果转化。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全面开展了土壤养分、环境及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发现一批特色优质土地资源和富硒农作物。圈定富硒土地67683 km2,其中无污染风险富硒土地24898 km2、绿色富硒土地18894 km2,圈定富锶土地面积2824  km2、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面积2740 km2,研究认为硒、锶元素成因来源主要受成土母岩控制。(2)查证圈定生态环境综合异常30处、农业营养元素丰缺异常37处、与矿产有关异常134处,开展了重点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10处,为地方政府优选、提交可供开发的优质农业基地8处,成功推动广东吴阳地区富硒大米商业化生产。(3)运用非传统Cd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开展了我国西南重金属高背景区自然作用下Cd重度污染机理研究,揭示了污染区Cd的同位素构成及变化,探索了高背景区Cd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和污染成因来源、迁移转化及富集规律。(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运用非传统Cd稳定同位素开展了高背景区Cd同位素分馏机理与示踪研究。(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与地方政府14次对接服务,成功争取地方配套资金793万元,项目成果转化应用13项。

43.项目名称:湘南柿竹园-香花岭有色稀有金属矿产集中开采区地质环境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胡俊良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野外地质调查、钻探、物探、化探、样品测试等技术手段,对湘南柿竹园-香花岭有色稀有金属矿产集中开采区开展地质环境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阐述了湘南柿竹园-香花岭矿集区72个矿山因矿产开发所导致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水土污染五个方面的分布、成因及发展趋势。(2)通过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比来分析矿山开发类型与产生的环境效应之间联系、通过室内实验来探讨矿山开采重金属元素在不同介质间的迁移规律、首次引进Pb同位素示踪探讨矿产开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占比等,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3)对工作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分区;同时结合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以及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措施及成效,开展了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区划,划定了不同等级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最后根据从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矿山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地质灾害及隐患、水土污染六个方面对矿集区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出了建议。(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利用Pb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索土壤污染中矿山开采所占比重取得突破。形成一套成熟的中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5)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湘南柿竹园有色稀有金属矿产集中开采区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建议》。

44.项目名称:羌塘及塔里木等盆地航空物探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项目负责人:周道卿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航空重磁法,对羌塘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松辽盆地开展油气调查工作,获取了第一手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提出了众多基础地质和油气调查创新认识,为油气调查评价和战略选区提供了航空重磁资料和解释成果,推动了调查区基础地质和油气调查工作新进展。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集成航空重磁测量系统7套,其中首次集成适于高原飞行的固定翼航空重磁测量系统2套。完成航空重磁综合调查30.6万测线千米,覆盖测量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野外原始资料获得“优秀”评价。(2)结合区域地质、地震、物性等资料,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基底起伏、岩浆岩分布等油气成藏特征,编制航空重磁基础图件42套,数据转换处理图件25套,推断解释图件39套。(3)提交局部构造异常584处,油气有利构造区94个,页岩油有利区2个。(4)通过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证实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存在,构建其深部构造形态,具有“多段性”特征。开展羌塘基底研究,认为北羌塘坳陷基底磁性强度明显强于南羌塘坳陷,埋藏深度亦大于南羌塘坳陷。准确预测并计算出“羌科1井”深部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层的埋藏深度,支撑了下部肖茶卡组目标层钻探工作部署。(5)揭示了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构造形态与空间展布特征,提出齐家-古龙凹陷中-南部为上白垩统沉积中心。(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首次集成了适于高原飞行的固定翼航空重磁测量系统,提出去除航空重力低空飞行噪声叠加滤波方法,完善地震约束下构造分层解释技术,开发了地震、钻井约束条件下的帕克界面反演算法,编写了《航空重磁油气解释技术要求》。完成航空物探数据库资料服务系统(2018版)研发。(7)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支撑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主动有力。准确预测深部火山岩,服务“羌科1井”深部钻探。服务银额盆地油气调查成果丰硕。及时对外发布二级项目成果元数据信息,支撑“地质云”航遥节点建设,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元数据检索、分布覆盖范围数据下载等服务。编制全国航磁油气调查图集。建立了成果数据在线快速服务的机制,提高了服务效率,建立了有效的成果服务机制。

45.项目名称: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项目负责人:李朗田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矿产地质调查、物化遥钻等技术方法,以锰矿为主攻矿种,对湘西—滇东地区开展桂中、湘中、湘西南、滇东南、滇东北等7个锰矿找矿远景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新发现矿产地12处,探获(333+334)资源量:锰矿石5620万吨,稀土氧化物64.23万吨、三氧化二钪5.47万吨、五氧化二铌5.05万吨,磷矿石9249万吨,五氧化二钒125.6万吨,铁矿石18806万吨。(2)圈定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79个。(3)圈定找矿靶区25处,并开展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4)编制了43幅1∶5万矿产地质图,厘定了各图幅地层填图单位及建造单元,重点对区内南华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主要含锰岩系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并在滇东南地区发现石炭系上统顺甸河组、三叠系下统石炮组2个含锰新层位。(5)建立或完善了区内南华纪大塘坡期、奥陶纪磨刀溪期、石炭纪巴平期等主要成锰期锰矿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模型,完成了区内锰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圈定锰矿找矿远景区54处,最小预测区99处,预测锰矿资源量26亿吨,并提出了下一步锰矿勘查的重点层位、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部署建议。(6)开展了扬子陆块东南缘总体构造格架及武陵-雪峰期岩石圈断裂、基底平移断裂的形成、演化对南华系锰矿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提出了“凹中凹”或“盆中盆”控制锰矿沉积的认识。(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丰富了锰矿“内源外生”的成矿理论,深化了同沉积断裂控盆、控相、控矿作用的认识,改变了湘潭成锰沉积盆地呈北东向展布的认识,开拓了锰矿找矿思路。(8)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在广西南丹-宜州地区里苗复式背斜地区,依据本次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设置地质勘查项目4个。

(以上内容详见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和地质云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