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下地质科技创新有关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13 浏览人次:1596 作者:施俊法 来源:中国矿业报网站
分享到:

习近平同志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同样,需求结构决定地质调查业务结构,业务结构决定预算结构和人才队伍结构,决定人才和成果评价标准。在需求导向下,地质调查科技创新涉及理论、方法、技术及理念的创新,也包括组织实施方式、队伍结构和工作流程的相应调整。结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培训研讨班学习,笔者对科技创新工作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思考。

实践性:出发点是理论还是问题?

需求导向,就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就是要解决实际的、具体的问题。例如:矿具体在哪?产出深度是多少?规模多大?品位多高?

(一)在需求导向下,科技创新不是以理论“水平”论高低,而是以成败论英雄

对于找矿工作而言,人们对矿产勘查的评价,最终要看勘查实效,而非理论高深,要看是否见矿,而不在于其过程简繁。对于重大地质工程而言,是要实现预期的工程目标。例如:2018年,松科2井就是要打到7000米,实现全取心,打穿白垩纪地层。2017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就是要实现每日产气1万平方米,连续一周以上。如果没有实现这些科学目标,也就是没有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科学研究就是失败的。

(二)在需求导向下,科技创新不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而是从系统信息采集开始

信息是地质调查活动之本,是认识和深化产生的源头。传统的兴趣驱动,通常以某个理论作为研究的起点。相关研究者也常常被称为某一领域的理论专家,一般都从理论框架出发,运用经验材料验证、修正,发展和完善已有的理论,形成论文。所以,当遇到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时,很多人第一个想法总是从自己熟悉的学科出发,或者如何援引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我所用。在需求导向下,往往是根据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获取新数据,提取新信息,通过问题的解决,带动并提出新理论。

(三)在需求导向下,科技创新不是为了形成某种理论或概念,而是指导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的方向和步骤

在地质勘查实践过程中,各类地质信息的收集和理解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形成理念和概念,而是指导工作向前推进,如实现找矿突破或破解资源、环境和灾害地质问题。

先导性:如何发挥技术方法的战略地位?

解决重大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不仅离不开技术方法应用,而且技术应该发挥先导作用。

(一)从问题出发选择实用有效技术方法获得可靠的直接信息

地质调查科学技术研究是要为地质调查服务的。其主要任务是,按调查的“问题”要求,研究制定科学的调查指标或特征,研究适用的、先进的观测手段和方法,保障得出的调查结果能够解决预定的调查问题。世界矿产勘查经验表明,矿产勘查的效果(发现矿床的数量和质量、勘查工作的成本效益)并不与矿产勘查阶段的演进(主要是找矿理论和勘查技术的发展)有必然的增进关系。也就是说,不是理论越先进、技术越高端,找到的矿就越多。因此,虽然地质调查科技研究也有自己的攻关问题和尖端课题,可以显示研究水平,但首先要解决与“调查本体”有关的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面对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技术方法优势,因问题需要确定拟采用的方法,采集关键的直接的地质信息,以减少地质认识的不确定性。

(二)重塑多学科大协同、技术方法大融合的新格局

当代重大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的解决,要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研究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既要对地球系统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又要了解历史和把握历史的演化规律,对未来趋势作出预测。这要求充分发挥技术方法的战略作用,需要多学科协同、多兵种联合作战,加强各类方法综合和集成,从开始“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融合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状态,从而实现各类方法从“相加”到“相融”的状态。

(三)加快科研范式由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向模拟范式和数据密集型范式转变

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地质工作正朝着系统化、集成化、网络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要求地质调查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地球系统过程和整体行为,更加注重人类活动与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注重宏观与微观、浅部与深部、局部与整体的综合探测。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调查、监测、模拟、预测、决策已成为现代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流程,科研范式正由过去的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向模拟范式和数据密集型范式转变。


综合性:如何调整队伍结构和优化工作流程?

长期以来,地质科技创新工作主要依靠科学家自己的兴趣驱动,科研机构设置主要以学科为导向,科技单位之间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相联系,成果以论文数量和质量为导向,人才培养以师傅带徒弟模式为主。团队发展方向、规模主要取决于师傅的能力。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地质科技创新目标不聚焦,项目重复,资金分散,与实际资源、环境问题相脱节,科学家成为“个体户”,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一)在需求导向下,要突出多学科综合问题,各单位要及时进行必要的业务结构调整

各单位要根据地质调查面临的重大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依照需求结构决定预算结构,预算结构决定组织结构和人才队伍结构的思路,根据各自面对的需求,及时对组织结构和队伍结构进行调整,从学科导向转向问题导向。

(二)在需求导向下,必须加快制定面向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地质调查标准规范

由于面对不同需求,所面临解决问题是不同的,地质科技工作必须突破传统以学科导向的工作方法,跳出传统的标准规范,以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制定综合地质调查的标准规范,依据问题求解,确定工作思路和调查方案。

(三)在需求导向下,要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多学科综合、多队伍联合攻关

针对具体重大的资源、环境科技攻坚战(工程),必须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举全局之力乃至全国或全球之力,建立工程指挥部,打破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各单位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依托区域地质科技创新的平台,发挥区域内各单位的作用。甚至可以与企业、高校建立创新联盟,实现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科研院所(校)进行技术研发,相关仪器生产企业对技术进行生产和转化。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