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发布时间:2018-11-28 浏览人次:2396来源: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分享到:

主要内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一、绩效目标管理

    1、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目标是预算部门(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预计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源头和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要按照省政府编制预算的总体要求和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结合本部门(单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测算资金需求,编制预算绩效计划,报送绩效目标。报送的绩效目标应与部门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密切相关,做到方向明确、具体细化、合理可行。预算绩效计划要详细说明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保障措施、资金需求、信息资源等,并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

    2、绩效目标审核。预算部门(单位)要加强本部门和所属单位绩效目标的审核。财政部门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预算部门(单位)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可委托第三方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评价。包括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

3、加强项目管理。预算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完成,涵盖项目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审的各项制度。要强化绩效目标与项目管理的有效结合,从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等环节着手,对项目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和目标控制,为实现项目绩效目标提供保障。

    二、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

    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预算部门(单位)是实施绩效运行监控的主体。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部门(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绩效运行信息的跟踪监控,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程、预算执行进度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的情况。要根据绩效运行监控的管理要求,及时纠正项目绩效运行与预期绩效目标的偏差,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对预期无绩效、低绩效的项目,要停止执行和调整执行。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强对绩效运行监控的指导和监督,可委托第三方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检查与财政支出绩效运行监控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

    三、绩效评价实施管理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实施绩效评价要编制绩效评价方案,拟订评价计划,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预算部门(单位)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要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情况。组织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单位要提交绩效评价报告,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资金效率的措施。财政部门要对预算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可委托第三方对项目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财政部门应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

    四、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落脚点。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预算部门(单位),要求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大事优先、民生优先、绩效优先”的预算分配要求,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之一。逐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将评价结果依法在适当范围内公开,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