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发布2018-07-121789次

近日,《非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推荐性行业标准经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批准,自然资源部正式公告发布,将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据了解,这是我国矿业行业第一部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这9项标准分别为:DZ/T 0312-2018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3-2018 化工行业...

我国第11枚“金钉子”落户贵州剑河2018-07-121575次

近日,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寒武系第三统暨第五阶的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在贵州省剑河县建立。这是我国获得的第11枚“金钉子”,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金钉子”最多的国家。 地质学上的“金钉子”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是为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时代)所形成的地层的全球...

科技部:2020年我国将建成7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07-121929次

6月25日,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

柴达木盆地发现544.1平方千米富硒土壤2018-07-021752次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成果信息发布会上了解到,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在柴达木盆地安排实施的绿洲农业评价项目取得新进展,首次在都兰、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地区探明了544.1平方千米的绿色富硒土壤资源,这是继青海省东部地区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资源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该成果将为海西特色资源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等方...

我国形成2000米以浅大地“透视眼”2018-07-021584次

6月28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的“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在京通过科技部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的技术验收。以此为标志,我国形成了2000米以浅大地“透视眼”。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于2014年在科技部支持下正式启动,经18个单位、30...

“天然气水合物钻芯轻烃气体含量解析测试系统及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2018-07-022699次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实验测试中心自主研发的“天然气水合物钻芯轻烃气体含量解析测试系统及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710491399.1。 天然气水合物的可燃成分除甲烷,还有少量其它轻烃类气体。目前需要进行钻孔取芯,通过对钻芯中的轻烃含量进行测试从而获得储层中轻烃含量。本项专利技术可以直接采集单位质量钻...

《中国矿产地质志·台湾卷》顺利通过评审2018-06-141640次

2018年6月4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下,由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研编完成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台湾卷》在福州通过评审验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主任张作衡、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何南飞、福建省地调院院长张克尧,以及周珍琦、王瑞江、徐志刚、杨岳清、石礼炎、李昌泽、陈润生等专家应邀出席...

云南文山发现富硒富锗优良土壤516平方公里2018-06-144428次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滇黔桂岩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级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调查发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富硒富锗优良土壤516平方公里,为文山市土地资源开发、现代化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三七特色植物产业发展以及服务精准扶贫提供了科学依据。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名贵中药材三七的原...

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足迹化石在中国发现2018-06-143090次

新华社南京6月7日电(记者王珏玢)7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子刊《科学进展》刊发了中美科学家在中国三峡地区发现距今5.4亿多年前动物足迹化石的研究成果。这些足迹由生活在寒武纪前的一种类似虾的动物留下,也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动物足迹化石。 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组成的早期生...

全国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2018-05-302064次

全国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面积726.79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的75.3%,其 中,中央投入完成724.00万平方千米,地方财政投入完成2.78万平方千米。按完成占省国土 面积百分比前十的是:江西(100%)、湖南(100%)、广西(100%)、重庆(100%)、 四川(100%)、贵州(100%)、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