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为传统产业深挖潜力 ——三院士和三百地质精英汇聚西安研讨绿色勘查技术2018-11-281821次

11月25日,“第二届绿色勘查科技暨‘一带一路’地球物理高层论坛”在西安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推动资源绿色勘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加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地球科学的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武强、王双明作主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地勘行业的科研院所、高校、学会、企业等108家单位300余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矿产地质志》近10部志书通过专家组终审 近期将正式出版2018-11-282227次

《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志书的研编、出版工作进入“出成果”的关键阶段。近期,项目办公室组织了由陈毓川、汤中立、康玉柱、毛景文、王双明等院士,以及黄崇轲等45人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合计83人次对《中国矿产地质志》拟出版成果进行了终审。主要包括:《中国矿产地质志•镍矿卷》《硼矿卷》《重晶石卷》,《四川卷•黑色金属矿卷》,《陕...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8-11-201624次

中南、华东、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11月14日举行,中南、华东、东北三个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挂牌。这意味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六个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全部启动运行。 成立暨学术研讨会采用“1+6”视频会议的形式,在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设立主会场,在六大区地调中心设立分会场。会上,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

丘北发现2195平方千米富硒富锗土壤2018-10-241797次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二级项目“滇黔桂岩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在云南省丘北县发现富硒富锗土地2195平方千米。 初步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丘北县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16~2.72毫克/千克,平均值为0.46毫克/千克,富硒(大于0.4毫克/千克)土地面积2670平方千米,约占丘北县国土面积的53...

“地质云2.0”,来了!2018-10-241840次

10月18日,在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地质调查新进展论坛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宣布“地质云2.0”上线服务。 “地质云”是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研发的国家地质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数据资源整合和信息系统集成,全面提升地质调查数据采集、汇聚、处理、分析、共享与服务能力,为新时期...

地质调查工作转变后顾前瞻 ——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新进展专题论坛综述2018-10-241888次

10月18日,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新进展专题论坛座无虚席。近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使得这次地质调查新进展论坛尤为引人关注。 本次论坛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宣布地质云2.0上线服务,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矿产、水工环等领域的5位专家为...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样系统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8-10-231608次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样系统”获得计算机著作权(登记号:2018SR777870)。本软件主要用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野外工作,包括野外采集使用的APP软件以及后台的数据管理软件两部分组成。本软件可实时将野外采样信息记录在平板电脑,并自动规整图像、自动生成规范型表...

地下水分层勘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18-10-231685次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历时5年自主研发了“一孔同径、分层成井、分段洗井、分层抽水、实时监控”的地下水分层勘查技术与产品,为精细刻画含水层特征、深化水文地质规律认识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一是自主创新,地下水分层勘查技术与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水环中心技术团队自主创新攻克了...

新疆首家世界地质公园揭碑开园2018-10-231920次

10月10日,中国第35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家世界地质公园——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揭碑开园。 可可托海地质公园于2000年启动建设,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面积2337.90平方公里,地处新疆东北...

2017年采矿业投入科研经费281.8亿元2018-10-153790次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日前发布了《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采矿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81.8亿元。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列头两位,分别为148.9亿元和57.3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7.3亿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1.2亿元;非金属矿采选业为11.9亿元。 但需要看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