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4-09-11 浏览人次:54 作者:刘田 来源: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分享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奋力前行,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显著标志,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环境及油气资源研究室新污染物研究团队表现突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为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创新转型的主力军,环境及油气资源研究室主要从事环境监(检)测、评价及治理修复研究。研究室新污染物研究团队则是创新转型的突击队,锚定新污染物治理这一国家重要战略任务开展技术创新,支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这一重要战略目标的达成。团队现有成员12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7人,本科3人;高级工程师2人,平均年龄32岁,是一只年轻且富有创新活力的研究团队。

迎难而上,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

新污染物治理是当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2024年中国科协将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列为十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团队关于新污染物的研究始于2014年,历经10年,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地质联合基金、湖北省地质局首席专家团队科研项目等厅局级以上项目共计8项,总经费300余万元,发表研究论文2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联合承办新污染物全国性会议1次,参加全国新污染物技术交流会议13次,举办新污染物科普培训2次。建立5类72种新污染物分析检测方法,填补了相关空白。

推陈出新,聚焦新污染物治理赋绿难题

新污染物治理是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便是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因此,如何为新污染治理赋绿成为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基于此,团队依托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局科技创新平台“多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新污染物绿色分析方法研发这一赋绿关键,建立了基于超声辅助萃取、水溶剂快速萃取及在线衍生等绿色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构建了基于改性生物质炭、氟化多功能吸附剂的分散固相萃取等绿色的样品净化富集方法,完成了基于高通量高灵敏度的串联质谱的直接进样、大体积进样等绿色的仪器分析方法,在新污染物分析研究中,率先建立了以水为溶剂的绿色萃取技术,摒弃了传统有机溶剂,使得单个样品的检测成本降低15元。

锻造队伍,聚焦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水平的提升

团队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人才队伍培养的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考核、拒绝躺平。先后在生态环境方面培养技术骨干人才20多名,其中2人获评高级工程师,3人获评工程师,6人获评助理工程师。1人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现突出个人、1人荣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地质实验优秀人才、1人入选武汉市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库专家、1人获华中科技大学行业导师、1人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业导师、1人获聘《岩矿测试》期刊首届青年编委、1人获聘《化学分析计量》期刊首届青年编委。

强化质量,聚焦新污染物治理效果的提质增效

团队围绕新污染物治理的技术难点与堵点扎实开展标准化研究与QC活动,不断提升分析检测水平,促进新污染治理效果的提质增效。先后制定企标(获国家资质认定)3项、标准草案建议稿2项、研制规程1项。其中《降低土壤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分析返工率》荣获2021年度武汉市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提高水中酚类分析测试合格率》于2022年度被树立为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实践标杆,《提高土壤中十溴联苯醚分析测试合格率》于2023年度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并成功入选2024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成果发表。

重视推广,聚焦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团队在做好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加强成果的凝练总结与推广应用。先后与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邓娅敏教授团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先军教授团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义连教授团队、华中科技大学王楠教授团队等开展合作,开展地下水、土壤等中新污染物分析检测工作,累计承检样品数千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号。团队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迎难而上,勇攀新污染物治理的高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打造地质检测品牌,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地质实践作出更大的贡献。